中國舊社會的政治結構和經濟結構是導致腐敗的客觀條件。
中國封建社會的官吏,大多出身富豪,或是地主,或又兼經商,近代,不少人還充當買辦。即使有些人出身貧寒,一旦躋身官場,也就成為統治階級的一員。這些官吏是整個社會的統治者,法律明確規定了官等級在政治、經濟、法律、生活等方麵享有種種特權。官吏上述特殊地位和身份,使其格外貪婪、殘酷和具有無窮無盡的欲望。封建社會的各個朝代,有不少由國家直接經營的田產和工商業,由國家投資。各級官吏在管理經手時往往侵貪,將數額不少的資財據為已有。各級各類官吏在管理國家行政事務中,利用直接經手公物錢財之便,進行貪汙。他們不但貪汙國庫,還依仗權勢,在管理商業、稅收、工商業等事務時敲詐勒索百姓。當然,官吏侵吞國家,魚肉百姓,無不憑借手中權力。位愈高權愈重,所得的俸祿和財產愈多,謀取私利的渠道愈廣,營私舞弊就愈方便,也愈膽大。正如清人趙翼所說,“賄隨權集”。但是,每一個官吏,不管其權勢如何,都是官僚集團中的一員。這個集團中每個成員的地位和作用,都受到多方麵的製約和影響。官吏憑個人的能力,很多欲望便無法實現。為了填滿欲壑,就行賄,或請客送禮,或慷國家之慨,用公事之便,巴結迎逢上司。在這種種不正之風中,主動者是為升官、受賞,或是打通關節,使自己罪能免罰,贓而免舉,或是以小誘餌,獲巨大獵物。如此幾人獲益,群起效尤,一方麵增強了官僚集團的整體性,使更多的貪官汙吏糾結在一起;另一方麵迅速演化成一種風氣,汙染社會。賄賂請客送禮成風後,官場處處要行賄,時時要請客,使得各級官吏更加貪汙公款,勒索民財。有了惡行,而能避免糾彈,有人庇護,就更行賄請客,如此惡性循環,愈演愈烈,成為官僚集團獨特的經濟活動。賄賂請客既是權力的交易,官吏納賄後就必然營私舞弊,枉法不公,於是法紀廢弛。可見,由官吏個人的腐敗,導致了整個官僚集團的腐敗。而官僚集團經濟上的腐敗,又導致了政治上的腐敗。
次說外國資本主義社會形成腐敗的原因。
資本主義的私有經濟是資本主義國家產生腐敗的根本原因。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追逐私利。資產階級為了金錢而拚命鑽營,為了讓政府製定符合自己利益的政策,不惜以重金賄賂政府官員。政府官員便以權換取資本家的錢。雙方互相利用。正是由於金錢的利益把“私人企業”和“公職人員”粘合在一起。美國前內政部長僅打了幾次電話,同他的幕僚、住房部長皮爾斯麵談了半小時,就為他的朋友爭取到了數百萬美元的合同,自己也獲得了30萬美元的酬金。稅務官幫助主雇策劃逃稅漏稅,前司法部反兼並專家指導公司如何繞開法律限製兼並其他企業等事例,在美國比比皆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從來不是一支獨立的力量,它根植於經濟領域之中,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樣,資本主義國家的政界人物“對政治的興趣極少是對政治目標的興趣,極少能脫離直接的物質利益的得失”。①(①〔美〕C·賴特·米爾斯著,楊小東等譯《白領一美國的中產階級》第338頁。)
資本主義國家最喜歡標榜“民主政治”,他們的“民主政治”其實質是金錢政治。用一句美國的俗話說,“金錢是政治的乳汁”。資本主義國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選舉製。在多黨製下,為了獲選執政,各個政黨都花費大量資金。在1988年美國總統競選中,當選總統布什的競選費用淨開支為4530萬美元,杜卡斯基的淨開支為4250萬美元。總共費用達5億美元。要想贏得一席參院席位,平均需花費4000萬美元。這巨額的資金,決不是競選者本人掏的腰包,而是來自大大小小的資本集團的捐款。在許多資本主義國家,接受企業公司的競選捐款是合法的事情,是“大眾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現。投桃報李,某黨某人一旦獲勝,便給為競選出力的各個企業公司謀取好處,提供各種方便。上至總統,下到各部部長、參眾兩院議員,無不如此。據美國前總統在最近寫的《國會待售》一文中透露,一些議員曾極力鼓吹研製造價昂貴的B—1轟炸機,就是因為接受了軍火商捐款機構“政治行動委員會”捐款的原因。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在總統競選中,接受了一家大牛奶公司的數萬美元的捐款,他當選總統後,便下令提高牛奶的價格予以回報。因此,資本主義的金錢政治和各黨競爭是產生腐敗的重要溫床。
由於私有經濟和金錢政治決定了腐敗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痼疾,不可能徹底醫治,雖然在資本主義國家都有係統的監察機關、寵大的工作人員隊伍,但對腐敗隻能是隔靴搔癢,流於形式。美國國防部在其所屬的19個分支機構中,每年花費5億美元雇傭1.8萬名監督審計員與調查員。但是國防部每年預算2310億美元中卻有300億美元被貪汙或浪費。資本主義國家反對腐敗的效果,於此可見一斑。
再說現在我們國家形成腐敗的原因。
社會主義社會消滅了剝削製度,鏟除了滋生腐敗的土壤,打碎了舊的政治和經濟結構,又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為什麼還會產生腐敗現象,甚至猖獗於一時呢?
首先,是封建特權的遺毒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消極影響的結果。封建地主階級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雖然被摧毀了,但封建特權思想並沒有退出曆史舞台,在一定的條件下,它會冒出來興風作浪。當官發財,貪圖享樂的腐朽思想腐蝕了不少人的靈魂。在商品經濟發展起來以後,有的人把商品經濟等價交換的原則搬到政治等社會生活各領域中,以攫取財富,揮霍享受。所以,腐敗現象不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過程中自身固有的現象,而是封建特權的遺毒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消極影響相互結合的產物。
其次,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思想泛濫的結果。前幾年,一些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大肆鼓吹“以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念,並以此作為整個社會的價值導向目標。他們否定、攻擊社會主義道德觀念,把“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當作極“左”加以批判,汙蔑雷鋒精神是盲從主義,是為專製服務的。他們不遺餘力地兜售“自我奮鬥”、“自我實現”的思想,宣傳“金錢至上”、“一切向錢看”。這股惡風濁浪,一時間弄得一部分人神魂顛倒,迷失方向,是非混淆,私欲膨脹。有的人為了追求金錢,貪圖享受,公然貪贓枉法,以權謀私,甚至不惜喪失人格、國格。
再次,權力製衡機製的不完善,不能有效地遏製腐敗現象的產生,是腐敗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曆史經驗表明,沒有監督的權力容易導致腐敗。權力是社會關係的產物,是維係社會秩序的關鍵所在。它在社會中處於統治、支配的地位。但權力既可發揮積極作用,又可發揮消極作用。當權力按照人民的意願運行時,就會推動社會進步,維護社會穩定。反之,當權力受私欲驅使而運行時,就必然導致腐敗的發生。要使權力正常運行,就必須在整個權力結構中,建立一種嚴密的、強有力的製約機製。而我們的權力製約機製還不很完善,有的人可以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由於“人治”的局麵並未徹底扭轉,違法牽製幹涉的事件很多,使已有的一些機構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最後,黨中央原個別主要負責同誌忽視政治思想工作,不認真抓肅貪倡廉工作,是產生腐敗的重要原因。在一段時期內,由於中央主要負責同誌消極地對待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方針,在抓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時,一手硬,一手軟,在實行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很少進行艱苦奮鬥和警惕“和平演變”危險的教育,任“腐敗難免”、“腐敗有益”等論調泛濫,將一些腐敗行為視為合理,不加懲治。實際上給腐敗現象的滋生、蔓延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我們分析產生腐敗的原因,目的是對腐敗這種現象有科學的認識,以便預防和抑製腐敗。在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社會,由於經濟、政治結構都是為極少數統治階級服務的,所以任何懲腐措施從本質上說都是虛假的,動真的就意味著自掘墳墓。所以真正的廉潔政府,隻有社會主義社會才能建立。
三
腐敗,無論發生在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朝代,都是危及統治階級利益、危及國家政權的一大禍害。當然,最終的受害者都是當時、當地的群眾。所以,懲治腐敗成了絕大多數政權的共同行動,並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完全可以作為今天廉政建設的曆史借鑒。
(一)以法懲貪是中外反腐敗建設的硬措施。貪汙腐敗是隨著官的出現而出現的。而官又是私有製社會的產物,隨著官的產生,不可避免地孳生著利用權力掠取財物以逞私欲的貪汙腐敗現象。在國家機器中,官是執行國家職能的具有人格的重要工具。所以治國先治官。而治官的基本要求是察之以廉,繩之以法。所以在中國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法製曆史中,懲貪成了法律的最早、最重要的內容。曆代懲貪之法上承下襲,不斷嚴密完善,成為法製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