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下之梁(3)(2 / 2)

李樹民與諸葛偉二人連忙保證道:“消息絕對準確!”“有幾個朋友親自對我說的。”“他們還給銀行卡我看了,絕對不會錯!”“龔主任,你放一萬個心,我們不會亂說。”

龔仲沉吟了一下,說道:“你們找董主任沒有?”李樹民老科長回答道:“我們沒有找董主任。還是你親自去找他,效果可能要好點。”諸葛偉說道:“我們不好意思去找他,這畢竟是財務上的事情。”

龔仲當然明白李樹民老科長他們的意思。在機關後勤保障中心,隻要涉及到財務方麵的事情,中心的幹部職工首先想到的就是龔仲。但現在很顯然,李樹民他們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要龔仲當出頭鳥,他們則躲藏在背後坐享其成。

但龔仲並沒有立即去找董昕主任,他心裏清楚,事情並不是李樹民他們說得這樣簡單。現在職工待遇問題,也是江南正氣管理局最敏感的問題之一。知道內情的幹部職工,都千方百計回避,生怕禍從口出,一不小心惹禍上身。

“這樣吧,李科長、諸科長,我找個機會與董主任反映一下,看他是什麼態度。這個問題,如果他不出麵,我們是沒有辦法解決的。”龔仲思考了一下後,對李樹民老科長他們委婉地說道。

李樹民他們離開後,龔仲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績效提成獎金問題,是因為正氣執法業務滋生的谘詢業務收入而伴生的問題。趙一局長上位前,江南正氣管局的谘詢服務收入,全部被江南市一劉姓個體老板獨家經營所有。

那劉姓老板很有經營頭腦,並沒有獨吞這塊不菲的谘詢服務收入。他非常明智地知道,江南正氣管理局行政執法滋生的這塊收入,雖說是以他的名義收取,但他卻萬萬不能吃獨食。否則,他將一分錢都得不到。

不管在什麼地方,隻要是行政執法機關,都有其行政執法滋生的第三產業服務業務。這塊收入一般由該行政執法機關所控製,以前是機關自己辦的企業,後來清理整頓後則是機關控製的企業。這塊收入,實質上是該機關的變相收入,一般用於解決幹部職工福利。

那劉姓老板非常明智地拿出這塊不菲收入中的一部分,用於打通江南正氣管理局相關人員與領導,取得這塊業務的獨家經營權。看著這塊數額不菲,由江南正氣管理局行政執法滋生的收入,白花花地流進他人的口袋,江南正氣管理局的大多數幹部職工很有看法。

就連當時的交流局領導朱曉軍副局長,曾為此開過六次專題協調會議,但最後因其他局黨組成員不支持他,一些關鍵崗位的處長、科長、科員不配合他,在他交流期滿回去時也隻能遺憾地感歎:“江南正氣管理局辦事難,就連我這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也難!”

趙一局長上位後,立即著手整理這塊業務。首先是成立了相應的公司,安排得力幹將負責;其次是撤換了幾位處長與科長,進行了殺一儆百;第三就是與那劉姓老板溝通,以高出市場幾倍的價格收購了他的全部設施與材料。

接著,趙一局長又製訂了谘詢服務提成獎勵辦法。以處室為單位,經過本處產生的谘詢服務收入,按一定比率留成給本處室自行分配;結餘部分扣除必要的稅費與利潤後,則在全局幹部職工中平均分配;三個直屬事業單位沒有提成這塊收入,則給予政策自己進行差額補貼。

至此,江南正氣管理局喧鬧了十多年的行政執法滋生的第三產業收入問題,在趙一局長的“大火”下圓滿解決。

這是當時趙一局長上位後燒的一把大火。不但讓單位得到了一定的收入,江南局的幹部職工享受了一定的福利,更重要的是還解決了一部分家屬子弟的就業問題。毫無疑問,趙一局長的這個舉措得到了大家的熱烈擁護與支持。

隻是讓江南正氣管理局幹部職工沒有想到的是,過了幾年,趙一局長就以樹大明“黑山事件”為借口,停止了在全局幹部職工中平均分配那部分谘詢服務提成獎金的做法,但卻又保留了各執法處室提成獎勵。這樣一來,在江南正氣管理局幹部職工中,收入的巨額懸殊再次凸顯出來。

這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但涉及到幹部職工切身利益的事情,仿佛一道山澗的小溪,在龔仲的腦海裏清晰的慢慢的流過。他輕輕地搖了下頭,心裏對自己說道:“一個單位的領導幹部,要做到真正的公正公平是何其的艱難。”

龔仲想到這裏,從辦公室坐椅上站了起來,往董昕主任的辦公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