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特殊溝通(2)(1 / 2)

至於馬誌兵副總經理其人,龔仲可以說是知根知底,對他的骨子裏都太了解了。與馬誌兵的第一次接觸,是龔仲當時從白水局調入江南局財務處,對物業公司進行審計開始。在龔仲的印象裏,馬誌兵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特別擅長水電氣工程維修業務。而且馬誌兵特別膽大,特別愛財,也特別聰明,與機關後勤保障中心和江南正氣物業公司曆屆領導都走得非常近,這一點就是龔仲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本事。

其實不管是什麼時候,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隻要是正常的人,他們內心深處沒有哪個不想成為領導身邊的人。但要想成為領導身邊的人,也不是那麼簡單容易的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為什麼有的人行,有的人卻不行?這就是一種本事,一種為人處世的本事。馬誌兵就有這樣的本事,不管是現在的董昕主任,還是以前的朱懷忠主任、張晗瑛副主任、樹大民主任等等,他都能與這些領導打成一片。

對於馬誌兵的這種本事,龔仲內心深處知道,除了馬誌兵個人的本事外,還有一種原因,那就是馬誌兵所處的崗位。馬誌兵不管在機關後勤保障中心,還是在江南正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他都是負責工程維修這一塊。而不管是哪個單位,工程維修這一塊工作,都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據龔仲了解到的情況,機關後勤保障曆屆領導,除了路遙主任外,其他領導一調入,很快就與馬誌兵絞在一起了。其根本原因就在此,這是一種利益結合,是一種相互利用。

而龔仲所處的崗位,是財務管理。什麼是財務管理?說白了就是代表單位利益,為單位把關。把什麼關?就是幹部職工報賬時,龔仲就要代表單位進行審核,這筆錢該不該用,用得合不合理,有沒有違反製度規定等等。用錢者與管錢者永遠是一個矛盾體的二個方麵,雖說整體是統一的,但內部卻是對立的。而馬誌兵卻完全不同,他不但是用單位的錢,更要配合領導一起用單位的錢。

經過反複思考,龔仲感覺到這起事件,馬誌兵應該沒有膽子一個人做,他做之前應該與董昕主任通氣了,或者說是接受董昕主任的指示做的,也有可能是董昕主任與馬誌兵他們一起做的,隻是由馬誌兵牽頭落實。由於金額較大,相當於中心一個幹部職工半年多的工資收入,龔仲不敢掉以輕心。而且還涉及財經紀律問題,在問題沒有徹底搞清楚前,還是要注意方式方法與影響的。

經過這一番分析,龔仲至少可以肯定三點。一是曹婷婷知道一些內情,但不知道全部真相,她不是真正的經手人;二是馬誌兵是真正的經手人,知道真正的內情,但這筆錢他沒有膽子一個人得;三是董昕主任知道這事,這筆錢的最後去向,董昕主任肯定清楚。至於這筆轉移出來的二萬多元公款,最後到底是他們幾個人私分了,還是單位有特殊的支出,龔仲就不能確定了。

將這些關鍵點想清楚後,龔仲就開始思考怎麼與董昕主任溝通了。在機關裏工作,怎麼讓領導欣賞你,是一門非常深奧的學問。愚蠢的人,工作方式簡單,不知道權衡變通,考慮更多的是製度規定,是單位的集體利益;聰明的人,懂得權衡變通,考慮更多的是領導的需要,是讓領導開心滿意。至於什麼製度規定,單位利益,這不是他們考慮的重點,都可置於一邊。

毫無疑問,董昕與龔仲是二種完全不同品性的人。每一筆支出,每一件工作,龔仲首先考慮的是單位利益,是是否符合製度規定。至於是否觸犯了領導的逆鱗,是否傷害了自己個人的利益,龔仲從來都不會考慮;而董昕卻完全相反,他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滿足領導的需要,都是為了讓領導開心,以達到讓領導欣賞自己的目的。至於什麼製度規定,什麼集體利益,這不是他考慮的重點。

因此,在財務管理過程中,龔仲不可避免地與董昕發生了衝突。他不時麵臨到一些特殊費用,如給某位領導購的泡澡用的大木桶,每周給領導配送一次綠色蔬菜,每月到鄉下給領導收購一些土雞蛋,每周安排家政公司給領導家搞一次衛生,每周末陪領導去釣魚、爬山、攝影、搞農家樂……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要耗費經費的,都是要用錢的。嚴格從財務管理上來說,這些支出都屬於個人支出,肯定應該由個人負擔,而不應該由單位承擔。當然,龔仲也不是那樣死板的人,如果隻是偶然次把,龔仲還是能理解的,也能夠通融。但現在幾乎每周都有這樣類似的費用發生,作為處處以單位利益為重的龔仲,與董昕的這種慷單位之慨行為,不發生衝突是不可能的了。

但龔仲畢竟隻是一個小小的辦公室主任,是受領導委托管理單位的財務。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他都是胳膊扭不過大腿,無法鬥過董昕主任。說得明白一點,財務上的事,龔仲隻有審核權,沒有審批權;在董昕主任麵前,龔仲隻有執行權,沒有否定權。但龔仲並沒有因此退縮,而是懷著盡心力認天命的心理,一如既往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