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知錯不改(2 / 2)

因此,當龔仲聽到一些非議趙一局長的話時,他還不時從正麵為趙一局長進行解釋。“人無完人嘛。趙一局長最少解決了幾十位家屬子弟就業問題,以前的局領導隻管自己的家屬子弟,幾時管過老百姓的子弟就業?趙一局長為江南局幹部職工和係統內所有處級幹部,每人解決了一套住房問題,並主持完成了江南局整體搬遷工作,以前的局黨組沒有吧?”

但現在明明知道在冤枉了龔仲的情況下,還剝奪他參加競爭上崗的權力,龔仲對趙一局長的印象一下子改變了,感覺到自己看問題還是不準確。難怪別人說現在的江南正氣管理局,有一股不正常的風氣,那就是好大喜功,報喜不報憂,幹部職工之間難得聽到一句真話;活躍在局黨組身邊的,都是一群逢迎拍馬之輩,真正有能力的能做實事的卻默默無聞,根本得不到局黨組的肯定與重用。

龔仲不禁想到了前不久發生在江南局的一件怪事,當時他還有些不理解,現在卻終於有些明白了。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國考是全國第一考。每年公務員考試時,那可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好多人擠破了腦袋,千方百計都想進入公務員隊伍。聽說競爭最激烈的是,曾有六千多人競爭一個工作崗位。這一方麵說明進入公務員隊伍的艱難程度,另一方麵,也說明了公務員崗位的重要程度。

可是在江南正氣管理局,這個中央駐地方行政執法機關,卻有一位新進公務員,考入江南局工作後還沒有一年,就主動辭職走人了。走時還情真意切地給趙一局長寫了一封萬言長信。這一特殊事情,當時在江南局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有人痛惜,有人婉惜,有人驚訝,有人感覺不可理解,還有人覺得那那子不懂事。

要知道,從成千上萬的競爭者中,打得頭破血流地走過來,現在卻要這樣輕易放棄,不可惜是假的。當那孩子向人事處遞交辭職報告後,人事處長史權立即電話告知了他的父母。他們從鄉下火急火跳地趕來後,人事處長史權說道:“隻要他願意,我們同意他收回辭職申請。”

可憐天下父母心!二位老人立即來到兒子的辦公室,雙雙跪倒在兒子的麵前,聲嘶淚下地請求兒子收回辭職報告。但他的態度是堅決的,沒有任何猶豫。他將二位老人從地上扶了起來,說道:“父親,母親,請你們不要折殺兒子了。我現在已經是成人了,以後的路怎麼走,我心中有數,請您老放心!”

兒子很聰明,也很有個性。做父母的當然知道,一旦兒子的牛脾氣來了,那是九頭牛也拖不回的。但他們更知道,兒子雖說有個性,但大事不糊塗,小事裝糊塗,兒子堅決要走,肯定有要走的理由。最後,二位老人沒有說服兒子,帶著忐忑的心情,離開了兒子單位回到了老家。

兒子在給趙一局長的信中,將他來江南局工作不到一年的感想,如實地寫了出來,回答了為什麼忍痛放下這個難得的“金飯碗”。但他到底在那封長達一萬多字的信中,給趙一局長說了些什麼,大家都不知道。隻是在一次江南局黨組中心組學習會上,趙一局長在強調我們的領導幹部應該怎麼做人做事時,稍微透露出了那封信的一點點內容。

趙一局長說道:“我們的領導幹部,你們反省一下自己,你們真正用心對待自己的工作沒有?你們真正用心關心自己的下屬沒有?如果你們真正將精力全部放在自己的工作上,還有什麼工作做不好?如果你將心真正放在自己的下屬身上,他們又怎能不支持你?同誌們,你們還記得那位辭職走人的同誌嗎?這是我們江南局曆史上的第一人,在這麼多人羨慕公務員隊伍的今天,他為什麼要主動辭職走人?同誌們,你們反思過沒有?你們捫心自問過沒有?”

趙一局長沒有說出那位同誌辭職的真正原因,但從他的話語中,大家都可以感覺到他內心的愧疚。同時他也暗示了在座的這些處長們,要將心思真正放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真正放在自己的下屬身上。這也從另一個側麵說明了,趙一局長心中對在座的處長們的某些不滿,暗示了他們沒有真正用心工作,沒有真正關心自己的下屬。

那位辭職走人的公務員長信中,有一句話對趙一局長的刺激非常大。“在江南正氣管理局,那些高高在上的領導們,身邊圍著一群馬屁精。他們整天圍著領導轉,不關心工作,不關心群眾;那些真正做事的人,卻被這些不做事的人所指責,他們想與領導說一句都沒有機會。我在江南局,看不到任何希望!”說心裏話,如果不是失望到了極點,又有哪個願意走向極端,舍得放下爭得頭破血流而來的公務員這個“金飯碗”?

在機關裏,那些高高在上的領導,馬列別人時頭頭是道,但一旦到了自己身上,卻很少有人能正視自己。江南局的這些處長們是這樣,江南局的黨組也是這樣,就是黨組書記趙一局長更是這樣。古人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如果江南局黨組真正能正視自己的錯誤,又敢於改正自己的錯誤,那就沒有龔仲現在的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