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規範管理(1)(1 / 2)

卻說張晗瑛過問機關後勤保障中心加油事件後,一邊等待龔仲的調查結果,一邊將此事報告給了洪繼宗副局長。董昕與張晗瑛二人,都是洪副局長欣賞的人。但他們二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互不賣賬,並借機打壓對方,這點洪副局長是知道的。麵對自己的這二位愛將心裏的小九九,洪繼宗副局長不但沒有進行調解,而是默許了這種矛盾的存在。

洪繼宗副局長知道,允許下屬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讓他們相互製衡對方,必要時自己出一下馬,這也是一種官場潛規則。如果下屬之間團結,相互之間擰成一股繩,毫無疑問會增加駕馭的難度;如果他們之間存在矛盾,你怕我得勢,我怕你得寵,相互防範對方,不停到領導那裏爭寵,這樣駕馭起來,肯定要得心得多。

聽了張晗瑛的彙報後,洪繼宗副局長肯定了她的負責態度後,微笑著說道:“這件事我知道了。張處,你回去後將問題進一步調查清楚,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總的原則是,損公肥私的行為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如果裏麵真的有什麼個人行為,我一定找董昕副主任嚴肅處理。”張晗瑛離開後,洪繼宗副局長立即給董昕打電話:“董主任,你到我這裏來一下。”

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當然是不了了之了。這個結果,張晗瑛非常失望。按她的原意,當然是想從中挖出問題,好好地打擊一下董昕副主任。但最後,董昕以“交警加的油,事前請示過他”就打發了。張晗瑛沒有辦法,就安排財務處黃會計與龔仲一起,找到董昕副主任,要求他在那四台非我局車輛以我局名義在我局定點加油站加油登記表上,作了具體說明。

董昕副主任陰沉著臉,在那張報銷單據上寫著:“此四輛車為照顧關係戶,同意加油。董昕。”對於這樣處理,不說張晗瑛不滿意,就是龔仲內心也不是很舒服。出了問題要自己做檢討,他們卻背著自己做這樣的事。如果真的是照顧關係,他也理解,但要事先溝通一下嘛。再說,在自己明確表示有不同意見的情況下,他們最少要一起開個小會,在會說明一下情況。而不是象這樣背著自己把事情辦了,這樣也太不尊重人了。

但龔仲隻是將這些不正常的工作關係放在心裏,他現在沒有能力公開抵製他們這些人,就是抵製了也抵製不了。這次加油事件,董昕副主任與諸葛偉是這樣解釋的,但到底是怎麼回事,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說張晗瑛不能接受,就是龔仲自己也不能接受。

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什麼不事先溝通一下?如果真的是這樣,當時報賬時諸葛偉為什麼不能解釋清楚?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以前裏麵到底還有多少?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是不是意味著別的車輛也可以這名義加油?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們與定點加油站的協議不是成了一張白紙?

這事讓龔仲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董昕副主任對他的一些做法不認可,諸葛偉科長也對他的做法不認可。如果他們認可自己,董昕副主任完全可以將自己叫過去,明確告訴他是怎麼回事就行了。或者還正式一點,開一個小會,由財務管理人員,車輛管理人員,還有中心的領導一起,在會上說明一下。相信這樣一來,大家也理解,也不會讓人產生聯想,畢竟現實就是這樣。隻要是有車一族,不管是單位還是個人,交警哪個都得罪不起,讓他們搞一些小動作是難免的,是名正言順的事。

加油事件隻是江南正氣管理局車輛管理工作中暴露出來的一個小小問題,折射出來的隻是現實生活中一個公開的卻讓老百姓深惡痛絕的社會現象。後來,龔仲還從車輛管理科報銷車輛費用中,陸續發現有些費用根本不是單位的,而是江南局有關領導與一些關鍵處長個人的。如停車費、路橋費、加油費、維修費等。不過,他們報的很隱蔽,都是由駕駛員經手混在單位的費用一起報銷的。

此時,龔仲才真正明白了為什麼他的做法沒有得到認可,為什麼他提出的車輛管理建議被永遠摞置。他為這事得罪了車輛管理科諸葛偉科長等人,以後在工作中特別是評先、年度考核中,他們與物業公司的人一樣,抓住各種機會打擊他。龔仲就這樣,在機關後勤保障中心的人緣越來越差,年度評先進時也與他無緣,因他在群眾考評中分數不高,而領導卻以尊重大家的意見為理由,他做得再好,再為公家著想,也得不到應有的理解與尊重。

龔仲就這樣,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憑自己的能力、憑自己的良心為單位努力工作著。他有時也想,自己那所謂案子的事還沒了結,現在沒有必要因為公家的事得罪這些人。要知道,到時處理自己時,還得靠這些人幫自己說好話,特別是董昕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