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青春悲情的光芒,切斷家族的苦難之鏈(3 / 3)

麵對苦難不悲觀,積極地做好自己可以做的每件事,是李文華走出校門後的人生第一課。“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樂也是一天……”她給親人們反複吟誦著生命箴言。她的樂觀和堅持,讓一家人在巨大的災難麵前,選擇了堅強麵對。

切斷家族苦難之鏈 是那青春的悲情光芒

在醫院照料哥哥的同時,李文華繼續搜集著龐貝氏病的資料,越是深入地了解,她內心的恐懼也在彌漫:既然該病有著如此高的遺傳概率,那麼,家中其他人是否也具有這樣的病症呢?她的血液裏,是否也蟄伏著一個這樣的魔鬼?

李文華擔心又茫然,但同時想到一個比治療現有病人更有意義的問題——那就是,一定得讓家中所有人全部接受基因檢測,隻有這樣,才能有效規劃自己家族疾病基因攜帶者的婚育之路,從而在自己這一代,切斷千百年來苦難的鏈條。

於是,李文華找到醫院的領導,懇請他們能否為她們全部人進行基因檢測。已經為他們捐了二萬六千元的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一院被她的精神感了動——雖然他們還賒欠著二十多萬元醫藥費,院方依然同意免費為他們全家做這次檢測。

但李文華的想法卻遇到家中巨大的阻力。

父母說,這麼一大把年紀了,有病沒病又有什麼關係呢?大姐說,我隻是心髒不好,醫生早就查過了。三姐李文會卻又擔心一旦查出病來,這日子沒法過下去。李文華不知磨了多少嘴皮,卻沒有人應承下來。

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讓他們接受自己的建議呢?李文華苦思冥想也沒有什麼好的主意。一天,她剛好陪著三姐挑選花生的種子。三姐教她說:患病的植株是不能選的,特別是患有枯萎病、葉斑病、鏽病的植株所結的莢果,作為種子使用時不僅會使病害蔓延傳播,而且長出的苗也較弱。李文華突然一愣。三姐不知道妹妹為什麼發愣。李文華說:姐,其實我們每個人也是一個花生的種子。如果是有病的種子,種下去能收獲什麼果實呢?!然後又說了去廣州檢測的事情。

最關鍵時刻,三姐給了她最真切的幫助,答應陪她去做檢測並說服了父母,於是,一周後,全家人來到了廣州做這次檢測。

排在最後等待接受檢測的是李文華和三姐李文會。她和三姐是否能僥幸躲過凶惡的魔爪呢?她撲進三姐懷中,喃喃地說:“姐,也許生命中有很多東西真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我們也不能悲天憫人。即使我們有一個人能逃離劫難,一定要撐起這個家……”聽了妹妹的話,三姐也流淚了,說:“即使我們都遭遇不幸,也要一起微笑著去麵對……”兩姐妹擊掌為盟。

這是一次結果無法預知的檢測。命運之手到底會將她們牽引到哪呢?她們手中握住的是否是一個潘多拉魔盒呢?

最先的三張檢測但結果顯示:父母為隱形攜帶者、大姐李文文也患有龐貝氏病。這是無法言說的家族苦難。

該如何去告訴他們呢?李文華又為難了。不過,她知道,她必須把結果明白無誤地告訴他們,特別是還沒有婚嫁的哥哥和三姐。她要告訴家人,隻有在科學的指導下婚嫁和生育,她們家族的病魔之鏈、苦難之鏈才能切斷,社會也更多一份和睦與祥和……

當她戰戰兢兢地打開最後兩張報告單時,她驚奇地發現,上天憐惜地賜給了她和三姐一雙掙開枷鎖的翅膀——她們被排除在那慘烈的遺傳概率之外。

夜色迷茫的廣州,這對幸運的姐妹喜極而泣。

也正是一年來嗬護親人的經曆,讓李文華變得成熟、堅強,也對未來充滿希望——當初的求救信已經有了回音。日前,總理辦公室已經把求救信轉到相關部門,國家藥監局已按程序進行龐貝病治療藥物的審批。2012年5月末,山東罕見病協會會長秘書許雙慶先生給李文華打來電話,鼓勵他們兄妹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耐心等待藥物上市,並告訴她,台灣罕見病協會將於7月份來廣州研討。《中國夢想秀》欄目組也回信請龐貝病友會送審她們的視頻。

2012年6月2日,李文華在接受采訪時說:“雖然哥哥李文峰畢竟因心肺功能極差,至今仍無法脫離呼吸機,但他已經可以不再依賴鼻而成功進食;出院的二姐各項指標都檢測正常……我相信,無論前麵有多少艱辛,漫長的黑夜都會過去,我們都有機會等待生命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