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邊溝通
周邊溝通指信息沿對角線流動,即企業內處於不同層次的沒有直接隸屬關係的成員之間的溝通,它包括不同部門之間、不同層麵管理者和員工之間的溝通,這種溝通方式用來加速信息的流動,促進理解,並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協調各方麵的工作。
四、搭建信息溝通平台,提高組織績效的途徑
(一)從組織結構入手,構建暢通的溝通網絡,從而提高組織績效
組織在建立較完善的管理體係之後,體係內部就形成自上而下的不同層次(高層、中層、基層),每個層次劃分出不同的職能,設立不同的職能部門。同時,每個部門又進行層次與職能的再劃分,從而形成了體係的組織架構。但是要使體係內各部分高效運作起來,就需要在組織內各部門和不同層次人員之問,通過一定的溝通工具(如各種會議、電子媒體、意見信箱、內部溝通、布告欄等),建立縱橫交錯的高效信息溝通網絡,確保企業內能順暢地溝通各種信息,為全員充分參與創造條件,使高層的方針政策能快速、高效地傳遞到組織各處,並通過監督、答疑等手段,使組織內的員工都能理解並執行。
(二)從心理意識入手,樹立主動的溝通意識,從而提高組織績效
行為主義認為,人的行為受人的意識支配,隻有強烈的意識才會產生直接的行動。樹立主動的溝通意識包括兩個方麵的內容。首先,領導者要樹立主動的溝通意識。組織中管理者的決定作用比一般員工要大得多,組織管理者的溝通意識,直接關係到組織內部溝通的有效開展。一個組織的領導應有主動的溝通態度,給予部屬由衷表達意見的機會,以促使上下意見一致,從而提高組織的整體利益觀念。其次,員工亦須樹立正確的主動的溝通意識。由於受封建意識的影響,“上尊下卑”的觀念在許多人的腦子裏根深蒂固。為此,大部分員工不願主動與領導溝通,怕引起領導的反感,能主動溝通的員工亦大多流於溜須拍馬、歪曲事實、虛報數字、蒙蔽真相。其實,並非所有的管理者都喜歡聽奉承的話、聽假話,管理者也需要部屬的理解和支持,需要部屬講實話、講真話,以幫助他們正確決策和管理,部屬應該明確溝通是雙向的,不能總是等待領導來溝通,當需要獲知某些消息或有某種需求時,也可以主動地與上級溝通,這也是爭取權力和貢獻智慧的有效途徑。
(三)從組織文化入手,創造有利的溝通環境,從而提高組織績效
環境是影響有效溝通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我們這裏所講的環境主要是指人文環境。營造一個相互信任、有利於溝通的氛圍的關鍵是培育積極的組織文化。組織可逐漸地形成一套自己獨有的價值觀、理念,這種價值觀以優質服務為核心,以良好溝通為特色。它可通過集體活動如集體旅遊、聯歡會、俱樂部等加強員工問的聯係,因為在這些活動中,無論是最上層的管理人員還是服務員,都可以卸下工作的擔子,恢複最真實的自我,輕輕鬆鬆地平等交流,建立起一種大家庭式的感情氛圍,從而提高內部員工的滿意度,使該組織的員工不但可以獲得薪金、職位上的回報,也可以獲得情感上的歸依。
參考文獻:
[1]王獻龍.大型國有企業管理溝通體係構建初探[D].天津大學碩士論文,2006.
[2]楊榮.淺論溝通對績效目標實現的影響[J].中國集體經濟,2009.
[3]嚴文華.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組織溝通研究評價[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1.
[4]顏誌華.基於績效管理流程的企業績效溝通研究[D].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7.
[5]陳亮.企業內部溝通中信息傳遞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