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動詞句框內各種語法說明語的詞序排列
德語整個句子語序的排列可分為前段、中段和後段。正語序時位於前段的是主語,反語序時位於前段的可以是賓語、時間說明語等等,如:Ich habe meinen Freund getroffen.(我碰到了我的朋友),前段ich是主語,是正語序;而:Gestern habe ich meinen Freund getroffen.(我碰到了我的朋友),前段gestern是時間說明語,是反語序。而後段是把某一句子成分從中段移出,稱作破框,如:Ich habe ihn gebeten, langsam zu sprechen. (我求他講慢點),langsam zu sprechen就是後段,也就是破框。而動詞句框的中段排序比較複雜,各種語法說明語的排序是有一定規則的。
動詞句框中段的排序可分為:
第一、補足語在中段的位置。首先是主語,其次是三格賓語和四格賓語,最後是介詞補足語。如:Um 9 Uhr hat er mir den Vortrag ins Büro gebracht.(9點鍾他把報告帶給我到了辦公室),這裏hat和gebracht組成了一個動詞句框,而它們之間的依次排序er是主語,mir是三格賓語,den Vortrag是四格賓語,而ins Büro是介詞補足語。這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四格賓語為代詞時,則位於三格賓語之前。如:Um 9 Uhr hat er es mir gebracht.(9點鍾時他把這個帶給我了),這裏es是四格賓語,而mir是三格賓語,由於es四格賓語是代詞,所以它要位於mir三格賓語之前。
第二、說明語在中段的位置。首先是時間說明語,其次是情況或原因說明語,接著是情態說明語,最後是地點或方向說明語。如:Sie will heute wegen der Prüfung früh ins Bett gehen.(今天因為考試她想早點上床睡覺),這裏will和gehen構成了動詞句框,而其間heute是時間說明語,wegen der Prüfung是原因說明語,ins Bett是方向說明語。
第三、包含新信息的補足語或說明語在中段的位置。除上述表示句子詞序的一般規則外,第一中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前後還取決於其所含信息量的大小。包含有新信息的補足語或說明語一般位於中段後部。如:Was hat das Ehepaar in seinem Garten angepflanzt? - Es hat in seinem Garten Blumen angepflanzt.(這對夫妻在他們的花園裏種了什麼?- 他們在花園裏種了花。)在這個句子裏hat 和angepflanzt 組成了一個句框,in seinem Garten(在花園裏)是已知信息,而Blumen(花)是新信息,所以Blumen位於in seinem Garten之後。
四、結束語
以上對德語句子動詞句框結構進行的探討,對句子的前段、後段特別是中段部分進行了分析總結,希望能對德語學習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兆渠.現代德語實用語法[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
[2]蔡幼生.新編德語語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