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物價變動會計與公允價值計量之間的關係(1 / 2)

物價變動會計與公允價值計量之間的關係

理論研究

作者:劉青鬆 秦雯

【摘要】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沒有對物價變動會計做出規定,但是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反映物價變動對會計信息影響的作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與物價變動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本文簡要探討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與物價變動會計之間的關係。

【關鍵詞】公允價值計量 物價變動會計

通貨膨脹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國也一直受著高通貨膨脹率的影響。然而自1984年葛家澍第一次介紹西方國家的通貨膨脹會計至今,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我國仍沒有出台物價變動會計的具體會計準則。但是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物價變動對會計信息帶來的影響。所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與物價變動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

一、公允價值計量屬性

2006年9月FASB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計量日,市場參與者之間的有序交易中,因出售資產收到的或轉移負債支付的價格。強調了有序交易和計量日,計量目標為脫手價。我國為了與國際會計準則接軌,在2014年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39號—公允價值計量》中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市場參與者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項資產所能收到或者轉移一項負債所需支付的價格,及脫手價格。

二、物價變動會計的理論基礎

物價變動會計是指利用一定的物價資料,對企業傳統的會計報表和會計模式做出調整修正,以反映或消除物價變動對會計信息的影響所采取的會計程序和方法。而物價變動會計的理論基礎是資本保全理論,資本保全理論包括財務資本保全和實物資本保全兩個方麵。在物價變動會計中規定了它的計量模式。

(一)一般物價水平會計

一般物價水平會計也叫一般購買力會計或幣值不變會計,它是以傳統曆史成本會計編製的會計報表為基礎,采用一般物價指數對相關項目進行調整,統一調整為按本期期末或本期平均幣值貨幣反映的會計數據,借以反映和消除一般物價水平變動對傳統曆史成本會計報表影響的會計模式。一般物價水平會計沒有改變曆史基礎,它隻是改變了會計計量單位。但也應注意,由於一般物價指數與個別物價指數存在區別,在進行報表項目調整時,若使用的一般物價指數與本企業資產價格指數變動水平不盡一致,一般物價水平會計的作用就難以真正發揮。

(二)現行成本會計

現行成本會計是指以現行成本為基礎,通過對各項資產價格的確切反映,消除物價變動對財務報告影響的會計程序和方法。企業編製財務報表時須將記錄的資產等用重置成本或可變現淨值與現值之間的較高者表示。由於現行成本會計根據資產的重置成本或個別物價指數進行調整,它可以如實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能力,更合理地衡量企業的資本保全程度及獲得的收益。

(三)現行成本會計與一般物價水平結合會計

它是將一般物價水平會計和現行成本會計的特點結合起來而形成的,從而全麵消除物價變動對財務報告影響的會計程序和方法。既要考慮一般物價水平變動的影響,又要考慮這些要素本身價格變動的影響。一般物價水平會計僅僅考慮幣值變動的影響,采用此模式會使計量和報告的結果與實際狀況相差甚遠; 而如果僅僅考慮個別物價變動,如現時成本會計,則是忽視了一般物價水平的變動。兩者相結合謀求會計計量單位和計量屬性的雙重改變,目的在於全麵反映並消除劇烈物價變動給傳統財務會計信息帶來的綜合影響,從而更為有效地達到消除物價變動影響的目的,提供更為真實的會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