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數據的收集與分析
本研究的數據搜集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開學第一周,第二階段是在試驗結束後進行的期末考試中的寫作成績。經t-test檢驗,A,B,C三個班級低寫作水平的學生在實驗前測中,相互間的差異顯著性即P> 0.05,由此表明:實驗前三個樣本的寫作成績無顯著差異性,可以進行試驗。實驗分析結果如下:
(1)低等水平前後測分析結果。經t-test檢驗,A,B,C三個班級低寫作水平的學生在實驗前後測的成績對比分析中,A班前後測成績相互間的差異顯著性P=.000
0.05,即:前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性,成績無明顯的提高;C班前後測成績的差異顯著性P=.104>0.05,即:前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性,成績無明顯的提高。經過試驗,A班成績顯著提高。由此,“結果法”比“過程法”和“過程體裁法”更能有效的提高低水平學生的寫作成績。 (2)中等水平前後測分析結果。經t-test檢驗,A,B,C三個班級中等寫作水平的學生在實驗前後測的成績對比分析中,A班前後測成績相互間的差異顯著性P=.070>0.05,即:前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性,成績無明顯的提高;B班前後測成績的差異顯著性P =.065>0.05,即:前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性,成績無明顯的提高;C班前後測成績的差異顯著性P=.000 (3)高水平前後測分析結果。經t-test檢驗,A,B,C三個班級高寫作水平的學生在實驗前後測的成績對比分析中,A班前後測成績相互間的差異顯著性P=.073>.05,即:前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性,成績無明顯的提高;B班前後測成績的差異顯著性P=.000.05,即:前後測成績無顯著差異性,成績無明顯的提高。經過試驗,B班成績顯著提高。由此,“過程法”比“結果法”和“過程體裁法”更能有效的提高高水平學生的寫作成績。 四、結語 本研究通過實證研究比較結果法、過程教學法和過程體裁教學法三種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性,即:結果法對提高寫作水平低的學生寫作成績更有效;過程法對提高寫作水平高的學生寫作成績更有效;過程體裁法對提高寫作水平中等的學生寫作成績更有效。 因此,教學法本身沒有優劣之分,隻有針對不同寫作水平的教學對象時,選擇適合教學法時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其優勢,提高學習者的寫作水平,最終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付豔.過程體裁法及其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D].西北大學,2006. [2]李朝,楊仲韜,曲鑫,劉金萍.對大學英語四級作文的實證調查與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7,(05) . [3]盧連生.過程法與結果法相結合的英語寫作教學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江西師範大學,2006. [4]田朝俠.英語寫作教學過程體裁法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05 . [5]王立非.我國英語寫作實證研究:現狀與思考[J].中國外語,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