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研究
經濟研究
作者:周遠航
【摘要】目前,我國經濟發展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挑戰也同時存在,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經濟是否能夠取得長期、穩定的發展,關鍵在於機遇利用。合理利用時代機遇能夠促進經濟的大發展,但同時,機遇的合理利用需建立在清晰認識“新常態”的基礎上。當前的中國經濟處於互聯網金融格局變革的大環境中,在這樣的形勢下,金融行業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本文對新常態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新常態 互聯網金融創新 金融行業
一、前言
新常態具有相對性。以前的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為粗放式,處於舊常態下,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是投資,經濟增長速度較快。新時期,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經濟發展模式已經發生了較為顯著的變化,新常態特征明顯。從金融學上來看,不良貸款率呈現上升趨勢、貸款增速下降等情況均是新常態的重要體現。新常態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機遇,同時,挑戰也同樣存在。
二、新常態下約束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因素
(一)反洗錢監管
一直以來,出於維護金融秩序的考慮,央行一直對反洗錢監管有著極為嚴格的工作要求。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形式,監管難度比較高,對於監管部門的能力和策略形成了挑戰。對金融監管來講,成本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為了降低成本,必然要重視提高效率。在這種情況下,央行作為其中重要的監管者,要想實現正確、科學的決策,首先要對線上線下的不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央行做出的決策關係到金融監管的成效。在現實中,央行決策應有助於改善反洗錢監管效果和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二)技術風險
互聯網金融,顧名思義,互聯網是其存在和發展的載體。此種金融形式對互聯網有著很高的依賴性。互聯網技術有著強大的功能優勢,但同時其也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不足。互聯網突破了地域的限製,能夠發展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國界對技術和資金的影響力大大降低,這樣就導致了技術“綁架”行業的情況出現。當前我國有很多的P2P網站,此類網站中自建的數量非常少,大約隻占總數的10%左右,並且不少網站在技術和安全方麵均存在很多的漏洞,極易被黑客攻擊。在支付寶當前推出的“億萬紅包”中,用戶發送紅包的對象多是通訊錄中支付寶賬號與手機號碼綁定的好友,這種方式使用戶覺得方便,但是,信息的保密性卻受到了極大威脅,有著極高的泄露風險。
(三)互聯網信息
互聯網信息具有明顯的不對稱特征,這個特征導致理論過渡至實踐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對稱的信息會導致衝突的出現。網絡應用中尚未實現實名製是信息不對稱的具體表現,這種情況導致的後果就是道德風險高。
三、新常態下的互聯網金融創新探討
在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的新時期,金融機構不可能完全抽離,單獨存在。並且,實際上金融機構應當積極投入到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去,才能保持與時俱進,促進自身更好的發展。
(一)實現更高程度的數據化
在新常態下,金融機構應正視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在具體實踐中,金融機構應及時對自身發展策略進行調整,主動嚐試轉型,其中,要重視合理利用新技術,創新發展模式,提升客戶的滿意度。金融機構應進行技術和機製方麵的合理創新,對於當前自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比如信息不對稱等,應積極采取改善措施,構建一個靈活的、智能的新平台,實現良性互動,增強與客戶的聯係。另外,還要對大數據的應用給予充分的重視,完善係統,建設專業的數據庫,對各種信息進行詳細、係統的研究,掌握客戶消費的特點,在產品設計中以分析所得的數據為參照,使自身產品能夠更好的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