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簡析公允價值在我國財務會計中的應用(1 / 2)

簡析公允價值在我國財務會計中的應用

經濟研究

作者:王成雪

【摘要】在市場經濟體製逐步確立和完善的背景下,財務會計作為一個核心內容,得到了相當的發展,引入了許多新的概念。公允價值在財務會計中的引入可以說是一種必然趨勢,對於財務會計的完善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其在引入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本文結合公允價值的相關概念,對其在財務會計應用中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公允價值 財務會計 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得到了確立,在其完善過程中,推動了財務會計的發展,對於財務會計也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財務會計必須立足自身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公允價值憑借自身強大的預測能力,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財務會計工作中得以推廣和普及。

一、公允價值的相關概念

公允價值,是指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在公平自願的原則下,在熟知情況的前提下,當事人在進行資產交換或者負債清償時願意承受的金額。在我國,對於公允價值的應用,最早出現在1998年頒布的債務重組準則中,其廣泛普及和大量應用則是在2006年新會計準則頒布實施後。能夠通過市場價值和可變現價值體現出來的公允價值,可以說是一種對財務計量屬性體係的概括。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為了有效滿足投資者的要求,需要向其提供更多的會計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引入公允價值這一計量屬性,能夠在充分保證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基礎上,關注其相關性,確保財務會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實際應用中,公允價值有著非常突出的優越性,能夠有效滿足投資者對於會計信息的要求,符合了實物資本保全理論以及企業財務目標的普遍要求,能夠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真實、準確、合理的反映。公允價值具有三個比較顯著的特點,一是公平自願,即交易必須在雙方自願、確保公平的前提下進行,交易的雙方應該了解市場及對方的相關信息,以此為基礎進行相關決策;二是動態時點,市場自身的動態性要求公允價值必須具備動態時點,能夠表現出價值的實時波動;三是持續經營,在市場中,交易雙方必須具備持續經營的現狀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避免任何一方在短期內立即倒閉的可能性。

二、公允價值在財務會計中的應用現狀

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本著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原則,在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諸多領域中應用了公允價值。而就目前的發展情況看,公允價值的普及和應用,對於企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由於其計量成本較高,導致財務會計的難度也隨之增加。雖然可以通過對現行成本或者現行市場價格對公允價值進行計量,但是由於市場經濟的動態變化,在大部分情況下,現行成本與市場價格不穩定,使得公允價值的計量成本較高,難度較大。同時,與傳統曆史成本模式相比,公允價值會將市場中的波動和變化真實的反映在財務報表中,直接導致財務報表使用者所需要的基本財務信息、盈利能力指數、資產負債率等決策信息的劇烈波動,影響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