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經濟性原則
稅收籌劃是以獲得整體稅收經濟利益為最終目的的,因此企業在稅收籌劃時,成本效益分析是必須要進行的,分析企業所處經濟環境,行業環境來判斷其可行性,稅收籌劃涉及廣泛複雜,其成本是指為該籌劃而所投入的全部的精力和財力的綜合。
(三)事前性原則
企業並購所要采取的稅收籌劃方案必須是在納稅人納稅義務發生之前來實施的,這就需要稅收籌劃具有前瞻性,倘若企業的生產經營以發生,並且納稅義務已確定,此時企業為降低稅負所采用的各種手段,就很有可能陷入違法的境地,因此企業並購的稅收籌劃必須要在生產經營,投資等經濟行為發生之前進行,所以稅收籌劃需要事前性的原則。
(四)整體性原則
企業進行稅收籌劃,它的目的就是在合法的情況下減輕稅收負擔,這就要求企業在稅收籌劃之前對企業整體的經營做一個權衡分析,從而取得最大的經濟利益,它必須要兼顧各種相關稅種,綜合統籌分析企業經營活動中需繳納的各種賦稅,以選擇賦稅較小的最優方案,使企業獲得稅後最大的利潤。製定稅收籌劃方案時,綜合衡量相關年度的課稅情況,全局考慮分析,才能有效的實現稅收籌劃的目標。
三、企業並購與稅收籌劃的關係
(一)稅收籌劃對企業並購活動影響
在企業並購前,稅收籌劃影響著目標企業的選擇,在並購談判時,稅收籌劃給目標企業帶來的利益影響著目標企業的合作態度,並購的支付方式也要考慮稅收籌劃的因素,而且並購活動能否順利進行甚至並購後企業的生存發展,都被稅收籌劃深深的影響著。
(二)二者目的的一致
在宏觀上講,二者都有利於社會資源優化配置和規模經濟的實現。在市場經濟下,國家的宏觀調控直接作用於市場,政策目標的實現有賴於納稅人對國家政策作出積極反應。稅收的籌劃使得國家稅收職能的有效發揮,有助於依法治稅的實現,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得以貫徹,最終優化資源配置,實現經濟增長。在微觀上講,二者都是為了實現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通過對社會資源的重組和整合,為並購後企業注入資源優勢,提供發展動力,最終實現企業並購後利益最大化的實現,稅收籌劃也是,它通過這種方式,較少納稅人的稅收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最終增加經濟利益。
四、企業並購中的稅收籌劃
企業並購是異常複雜龐大的一種市場經濟行為,並購中的策劃技巧能否正確使用是並購成功的關鍵,相應的作為企業並購中重要組成部分的稅收籌劃也是十分複雜的,稅收籌劃的方案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也很多。目標企業所在行業的稅收籌劃,目標企業所在地區的稅收籌劃,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不是同步的,每個國家的內部發展也不平衡,稅法也不同,因而企業並購中考慮地區因素是不可忽視的。並購支付方式的稅收籌劃,在並購活動中,並購企業相當於買方,目標企業是銷售方,因此選擇的支付方式直接決定了目標企業的合作態度,進而影響到並購交易能否順利完成,因此並購支付方式的稅收籌劃是主要針對目標企業稅收利益的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