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營改增”對小微企業的影響研究(1 / 2)

“營改增”對小微企業的影響研究

經濟研究

作者:邵紅霞

【摘要】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是中國稅收製度的一項重大改革。“營改增”政策給小微企業的發展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本文就“營改增”對小微企業的影響做研究,指出其中不足並提出對策。

【關鍵詞】營改增 小微企業 稅製改革

一、小微企業的現實情況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最早由我國經濟學家郎鹹平提出。根據工信部2011年6月頒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中小企業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三種類型。本文中的小型企業包括小型和微型兩類企業。國家工商總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4月底,我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7204.6萬戶,私營企業1653.8萬戶,注冊資本(金)69.3萬億元;個體工商戶5139.8萬戶,資金數額3.2萬億元,僅個體工商戶在全國各類市場主體實有戶數所占比例為71.3%;新增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成為吸納新增就業的主渠道,截至4月底,全國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實有2.6億人,比2014年底增加998.9萬人,增長4.0%。其中,第三產業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增加最多,實有1.9億人,比2014年底增加789.8萬人,占增加總量的79.1%。因此,小微企業的發展解決了大批人的就業問題,每年向國家繳納大量的稅款,為社會貢獻了巨大的財富,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除此之外,小微企業在對外貿易、市場開發、提供就業崗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創新等方麵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盡管國家和地方政府出台多項扶持小微企業的補貼和稅費減免政策,但是稅費重是造成當前小微企業利潤薄、成本高的一個重要原因。“營改增”無疑是為小微企業的發展帶來了“福音”。

二、“營改增”對小微企業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1)減輕了小規模納稅人的流轉稅負擔。現代服務業原來的營業稅的稅率是5%,“營改增”後,小規模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征收率為3%繳納增值稅。假設現代服務企業年含稅銷售額為600萬元,年繳納營業稅為30萬元(600萬元*5%);“營改增”後,小規模納稅人應繳納增值稅為17.46萬元(【600÷(1+3%)*3%】。由此可以看出,“營改增”後,小規模納稅人有了減稅的效果。

此外,從2015年10月1日起,將月銷售額2萬元至3萬元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免征增值稅、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由今年底延長至2017年底。這樣,可以讓今天的“小微企”贏得發展的大未來。

(2)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的發展。我國積極財政政策重點在於結構性減稅,“營改增”是結構性減稅的重要舉措。我國增值稅覆蓋了除建築業之外的第二產業,營業稅覆蓋了第三產業的大部分行業,目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界限正在逐步模糊,貨物與服務常常捆綁銷售,將大部分第三產業排除在增值稅的征稅範圍外,對小微企業為主的服務業的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現代服務業因其資源能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小,適應當前低碳經濟發展的要求,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現代服務業是現代經濟發展產生的新型產業,具有資源能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小等優點,適應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屬於科技含量高,低能耗高產值的綠色經濟。因此,結合我國當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調整產業結構的時期,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是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