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小學生如何明確學習目的(2 / 2)

3.運用引導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恰當地設疑引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疑引導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設疑要通過引導才能達到質疑、解疑的目的。引導式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可以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到教學內容上,使學生能夠按照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在理解認識的基礎上增加記憶,掌握新知識。

三、遵循教師主導性、學生主體性原則

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英語教學是師生雙邊互動的教學,要時刻注意教師主導性、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把教學活動的立足點放在學生身上。新教材提出了課堂教學的五個步驟和四個方法,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變教師“一言堂”為學生“群言堂”。教師的主導性要體現在各個方麵,如講解新課時,教師應是一個表演家,要借助麵部表情、手勢動作和運用直觀教具創設一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氛圍;在進行語言練習時,教師應是一個組織者,要向學生說明練習的內容、方法和具體要求,使學生能按照要求準確練習,達到深刻理解,強化記憶的目的;在複習和鞏固階段,教師就應是學生的好幫手,通過複習,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要做一定量的練習,鞏固當堂所學知識。教師主導性作用的發揮,隻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和積極配合,才能使教與學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教師隻有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了解學生、熱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才會主動地、不遺餘力地接受教育。

四、開展課外活動,增強學習意誌具有堅強意誌的學生

教育學經驗告訴我們,開展課外活動,可以擴大學生應用英語的範圍,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獲得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並以此來培養和增強學生的意誌。教師組織課外活動,首先,要給予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使學生達到掌握學習方法,順利進行自學的目的。其次,對學生的點滴進步,要多鼓勵、少批評,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第三,要通過靈活多樣的具體活動,如講英語故事、猜迷語、舉辦英語角、學唱英語歌曲等來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使學生自覺提高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第四,組織學習小組,注意吸引差生參加,培養骨幹帶動多數學生,形成學生之間互教互學的風氣,促進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意誌的增強。

總之,英語教學不僅要發揮學生智力因素的作用,教師更要隨時引導和調節學生的非智力活動,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使兩者互相促進,協調發展,英語教學才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單位:啟東市惠豐小學)

編輯/張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