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個,你要想航海,最起碼一點就是得知道這樣的船能不能遠航。地中海可以,出了地中海就不行了,進大洋更不行。這兒漏了,一進水,整體沉。什麼樣的船才行呢?隔艙化。水密門一放下來,即使我這個艙進水了,其他的艙也進不了水,船沉不了,帶著一艙水照樣可以航行,這樣的船才行。這樣的船誰教會了歐洲人?中國人。還是中國人!因為我們渤海浪高1.2米,都得使這種船,要是使那種一個艙的就完蛋了。
舉個例子。你看泰坦尼克號,泰坦尼克號設計的是6個艙進水不沉,結果它點兒背,7個艙進水,沉了。因為船長處理出錯了,船頭前麵看見一冰山,船過來快撞上了,他卻打舵,認為能轉開,結果跟冰山發生了刮蹭,要是追尾就沒事了。船頭最堅固,追尾肯定沒事,還不如不躲,直接撞上去,撞上去之後肯定沒事,它刮蹭了7個艙,正好把這邊上蹭裂了,一下就沉了。這種船不能隻有一個帆,大風一吹就折了。希臘的戰船就一個帆,多帆設計都是中國教的。技術的進步給遠航提供了條件。
再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中央集權,西、葡兩國完成了中央集權。歐洲本來就跟中國差不多大,咱是一個國家,它50多個國家,沒有統一這個概念,他們不覺得自己是分裂的,應該合並。歐洲的曆史、中世紀史,羅馬帝國滅亡以後的曆史非常像咱們中國的夏、商、西周,封邦建國,我是法國國王政令不出巴黎。你看英國國王同時是法國諾曼底公爵,他在英國是國王,在法國有一塊領地,他是法國國王的家臣。再比如說,在法國你是一個國王,可能到了香檳地區,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法國,首先他不知道自己是法國人,其次他也不知道法國還有國王,因為他們這兒掌管事務就是香檳伯爵,波肯地公爵,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就是波肯地公國,最牛的這個人就是波肯地公爵,你說他到底屬於哪一個國家?好幾個國家了。所以歐洲沒有這種觀念,隻有西、葡兩國在當時完成了中央集權,國家統一,因為它要驅逐半島上的阿拉伯人,在這個過程當中,完成了國家的統一。阿拉伯帝國後來分裂成三個:綠衣大食、黑衣大食、白衣大食綠衣大食在埃及,黑衣大食在巴格達,白衣大食在西班牙。後來西班牙基督徒就發起收複失地運動,長達800年才把這幫人給轟走,正是哥倫布遠航那一年。西班牙人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完成了統一,而且它有兩個國王,一位男性國王是佩蒂良,一位是女性國王伊莎·貝拉女王,這兩人結了婚,才使得這個國家完成了統一。
這樣一來,西、葡完成了中央集權,它有能力支付遠航的費用,別的小國根本沒這能力,於是,迪亞斯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開始了遠航。
海上大PK
1487年,葡萄牙的迪亞斯到達了好望角,到了這個地方就不再往前走了,其實不是他不想走,是水手要嘩變了。大家覺得這個地方太可怕了,兩洋交彙,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地獄的門已經打開了,我再往前走就要被鯊魚精給吃了,我媽叫我回家吃飯呢,趕緊回去吧。迪亞斯回去跟國王說看到了非洲最南端,實際上那不是非洲的最南端,那是非洲的西南端,再往前走才是非洲的最南端,開普角才是最南端,我把它命名為風暴角。國王一聽就急了,你都不敢過去還嚇唬別人,於是國王給它改名為好望角。
西班牙看著看著眼就紅了,你瞧人家多牛氣,咱也不能閑著,於是雇了一個叫哥倫布的意大利人也去遠航,並最終到了美洲。哥倫布的遠航是跟伊莎·貝拉女王兩人簽訂契約的,他的出行不是國家給錢,是伊莎·貝拉女王的私房錢,大概意思是我給你支付遠航的費用你雇人去,然後你到了美洲,弄到金子之後,咱姐倆二八開,80%歸我,20%歸你,你是所有新發現領土的總督海軍上將,你到哪兒都要升起西班牙國旗,豎起十字架,讓印度人、日本人、中國人皈依天主教。據說女王把首飾盒都給他了,從此之後女王頭上隻能插花了。哥倫布一看這買賣可以做,就興衝衝地弄船去了,到了美洲,他認為自己到了印度,還癡心不改去了六次。這哥們兒點兒背,那地方有黃金嗎?黃金在哪兒?美洲盛產黃金,但是那是在南美,北美也隻是在太平洋沿岸舊金山那個地方有,他老哥去的那地方沒有。
哥倫布最終也沒找回黃金來,最後女王急了,你個大騙子,我被你害慘了。哥倫布死後,他的一個同胞意阿美利哥證實了那不是印度而是歐洲人未到過的新大陸,所以用阿美利哥命名這塊大陸,也就是咱們知道的美洲。實際上,比哥倫布早幾百年的北歐海盜都到過美洲,但誰讓海盜沒文化呢,忘了作記載了。葡萄牙人達·伽馬到達了印度卡裏庫特,時間是1498年,在他到達卡裏庫特前65年,鄭和就病逝於卡裏庫特,鄭和最後一次遠航就死在這個地方。然後就是1519~1522年,西班牙的麥哲倫。麥哲倫本人是葡萄牙人,但是為西班牙遠航環球航行,結果被土著人砍死了。太平洋就是以麥哲倫命名的。中國古代的人進過太平洋沒?沒有。咱中國海上的絲綢之路所有的遠航都是在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