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在鄧小平的彌留之際(2)(1 / 1)

14、在鄧小平的彌留之際(2)

2014小平的百年風雲

元旦那天下了小雪,把京城變成一片白色。整個城市到處張燈結彩喜迎新年的到來。可是在301醫院裏,沒有一點喜慶氣氛。鄧小平的病房設在院子南端一座小樓的頂層,他的病榻周圍總是站著很多人,還有些醫生護士進進出出,但隨身醫護人員黃琳一直守護在他身邊。

當時,中央電視台正在播放一部紀錄片。有一陣子,鄧小平的精神好一些,可以看電視,但他還是看不清楚電視屏幕上的人是誰。

“那邊,走過來的那個,”他問,“是誰啊?”

黃琳笑了:“那個是您啊!您看清楚了吧?”

他終於看到了電視中的自己,動動嘴角,笑了笑。黃琳告訴他,這部電視片名叫《鄧小平》,是中央電視台剛剛錄製的,有12集呢。他什麼也不說,隻一集一集地看下去。黃琳知道他耳背,聽不見,就俯身靠向他的耳邊,把電視裏麵那些頌揚他的話一句句重複出來,這時,她忽然感到老人的臉上綻出一絲異樣的“羞澀”。 直到多年之後,黃琳還能清楚地記得那個瞬間:“不知道我形容得準確不準確,那就是被表揚以後不好意思的那種感覺。”

一談起鄧小平的臨終時刻,醫護人員郭勤英的眼眶就紅了。她說:“晚年,首長的病情有一些發展,行動不太方便,有時還是很痛苦的,一般人可能會難以忍受。但是,首長像平時一樣,從不向醫護人員提要求、要什麼藥,真是太堅強了。” 郭勤英清楚地記得,鄧小平的病房總是很安靜,他並沒有因為痛苦而發出呻吟,進去的人如果不注意還以為房間裏沒有病人。“我們是盡量作出努力,讓老人舒服點。這個老人從病了到最後是很不容易的”。

同樣,醫療組醫生傅春恩的心頭也無法抹去那段記憶:“對疾病本身,可以說首長是堅持到底。他總是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在搶救過程中,他是十分痛苦的,但是沒有吱一聲痛。”傅春恩還談到,鄧小平的家屬十分開明,非常理解醫護人員,也十分相信醫護人員,完全相信醫療組的治療方案。“正因為他的家屬十分配合,所以我們感到非常的得心應手,在治療方麵沒有什麼顧慮”。

“首長病重期間,他的家屬與首長一樣,一點特殊要求都沒有,不幹涉醫護小組的方案,小組完全可以自己做主。當然,每一套方案實施前,我們還是要請他的家屬簽字,他們隻是履行形式上的手續,對我們特別的信任、放心。”據郭勤英介紹,到最後,鄧小平的血管很不好找,“很不清楚,紮針紮不準,有時紮了好幾針。這不是醫護人員的技術不行,他的生命到晚期,血管的確找不準。常常紮好幾針才找到(血管),首長也不說你什麼,從沒提出換一個人(紮針)。我們很心痛,也很佩服老人的毅力,以及他對疾病的態度”。

黃琳說:“我能體會到他臨終前還是比較痛苦的,但他一聲不吭。就是這樣,而且我覺得他很平靜。”他有時候昏昏沉沉地睡著,有時候異常清醒,還是不說話——他已經不再評價別人,也不再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黃琳曾問他還有什麼話想說,他淡淡地回答:“該說的都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