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鄧小平的彌留之際(1)
2014小平的百年風雲
1997年2月19日晚,一代偉人鄧小平走到了他生命的最後時刻,雖然醫療專家全力搶救,盡管他的夫人卓琳聲聲泣喊“老爺子”,但最終奇跡沒有出現,他什麼也聽不見了。
“日子一天一天好起來了,可是他老人家卻走了。”噩耗隨著電波傳遍神州,中華兒女一片哀慟。
不幸的消息也牽動了世界的神經,華人華僑及各國政要、國際友人等紛紛表達緬懷之情,整個世界與中國同哀。
醫療專家全力挽救,卓琳聲聲泣喊“老爺子”
自從1994年春節以後,鄧小平就再也沒有公開露麵了。境外的媒體至少一百次說他“病危”,他卻在京城裏自己那個四方形的院落中,過得既舒適又灑脫。可到了1997年2月鄧小平真正病危時,境外的媒體反而沒有說什麼。
隻有他的家人和黨的新一代領袖們知道這個消息。根據醫生解釋,他的心髒健康,肝脾也好,沒有老年人常見的糖尿病或者前列腺炎,致命的問題發生在神經係統,這在醫學上叫做“帕金森綜合症”,是一種沒有辦法根治的疾病。“由於帕金森病影響他咳嗽,影響他吃東西,後來隻能吞咽,也影響他活動。他患帕金森症的時間也長,治了十幾年,到後來情況越來越差,再後來就是呼吸的問題了。”醫學專家吳蔚然說。
1996年12月12日清晨,鄧小平一覺醒來,覺得呼吸不暢。按照過去多年的習慣,他本應走到衛生間裏去洗臉刷牙,然後坐在一個小方桌子邊開始吃早餐,有牛奶和雞蛋。秘書通常在這時進來,把他要用的東西放在辦公桌上——眼鏡、手表、放大鏡,還有一摞文件和報紙。他把一天剩下的大部分時間花在辦公室裏。他喜歡看地圖,喜歡翻字典,有時候看看《史記》或者《資治通鑒》,但他更喜歡看《聊齋》。他喜歡打橋牌、遊泳、看人家踢足球,但他最經常的運動是散步。每天上午10點,護士就會進來,提醒他出去散步。可是這個早晨,他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了了。不停的咳嗽令他不能呼吸,不能下咽食物,更無法完成他的這些活動。身邊的醫生已經不能應付這個局麵,隻好把他送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
從他的家到301醫院不過10公裏,可是在那一天,這是世界上最漫長的10公裏了。“沒有想到,他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卓琳後來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