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鄧小平退休 告別政壇(1)(1 / 1)

10、鄧小平退休 告別政壇(1)

2014小平的百年風雲

1989年,北京城在風風雨雨中度過。11月9日清晨,在景山公園附近的一個住所裏,一位老人打開大門,走到室外。

點點雪花伴隨著星星細雨飄然而落。老人感受著寒風的吹拂,語音中帶著感慨:“這場雨雪下得不算小呀,北京正需要下雪啊!”

這位老人就是鄧小平。這一天,他要了結一樁夙願——退休。

“這場‘革命’不搞,可能要亡黨亡國”

廢除領導幹部職務終身製,建立退休製度,是鄧小平成為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之後提出的一個重要主張。從1980年起,鄧小平即開始做退休的準備工作。

1982年1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談到要老同誌讓路、讓中青年幹部上來接班的問題時,把它比喻為“一場革命”,並疾呼:這場“革命”不搞,讓老人、病人擋住比較年輕、有幹勁、有能力的人的路,不隻是四個現代化沒有希望,甚至於要涉及亡黨亡國的問題,可能要亡黨亡國。

鄧小平真正考慮成熟並下定決心設立顧問委員會,是在黨的十二大召開前夕。1982年2月18日,鄧小平在會見柬埔寨的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時說,幹部老化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了。

9月6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新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新黨章的第三章第二十二條,明確了中顧委的組成原則和職能作用:黨的中央顧問委員會是中央委員會政治上的助手和參謀。

鄧小平出任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在中共十二大上,鄧小平說:中央顧問委員會是個新東西,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的實際成立的,是解決我們這個老黨、老人實現新舊交替的一種組織形式。目的是使中央委員會年輕化,同時讓老同誌退出一線後繼續發揮一定的作用,顧問委員會就是這樣一個組織。

“我的退休方式要簡化”

1987年,黨的十三大召開前,鄧小平、陳雲、李先念等人共同約定,一齊退下來,而且是一退到底,即退出中央委員會,不再擔任任何職務。彭真、鄧穎超、徐向前、聶榮臻也要求“全退”。後來,中央政治局經過反複討論,並征求多方意見,決定鄧小平、陳雲、李先念3人“半退”,即退出黨的中央委員會,但仍擔任一定職務——鄧小平擔任中央軍委主席,陳雲擔任中顧委主任,李先念擔任全國政協主席;彭真、鄧穎超、徐向前、聶榮臻“全退”。在他們的帶動下,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區有一批老幹部退出了領導崗位。

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選舉江澤民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增選了中央政治局常委,這標誌著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