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鄧小平的一生(7)(1 / 1)

9、鄧小平的一生(7)

2014小平的百年風雲

鄧小平每一次“落”都是因為有自己的堅定信念和獨到的思想,而且在行動中堅持了自己的正確思想,從不隨大流,而被人誤解或被別有用心的人迫害。每一次他表麵是被打“倒”,始終三落沒有真正三“倒”,之後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成功。拿鄧小平自己的話來說:“‘下’並不是由於做了錯事,而是由於辦了好事卻被誤認為錯事。”鄧小平之所以“三落”而沒有真正地“三倒”,是因為他的“落”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思想和工作的出發點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所以沒有理由讓他倒,畢竟是人民內部矛盾,而不是敵我矛盾。

“我出來工作,可以有兩種態度,一個是做官,一個是做點工作。我想,誰叫你當共產黨人呢。既然當了,就不能夠做官,不能夠有私心雜念,不能夠有別的選擇,應該老老實實地履行黨員的責任,聽從黨的安排。”“文化大革命”結束,鄧小平在複出之時講了這麼一段充滿感情、意味深長的話。這句話彰顯了他作為共產黨員的博大胸懷和崇高境界。他說過,隻有那麼一點願望:“國家發展了,我當一個富裕國家的公民就行了。”他把自己身上所有的光芒都包含在他質樸而實在的語言和行動中了。

人的一生,誰都會遇到挫折,適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可以幫助人們驅走惰性,促使人奮進。正如江澤民所說:“當他受到錯誤打擊、處於逆境的時候,他從不消沉,總是無私無畏,不屈不撓,沉著堅韌,對黨對人民無限堅貞,對我們事業的未來抱樂觀主義。他總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國革命的經驗教訓和根本規律問題,發憤要有新的更大作為。正因為這樣,他才能順應曆史和時勢的要求,在經曆逆境之後重新起來擔當重任。”

鄧小平是一本書,這本書的書名就叫“中國人民的兒子”;鄧小平是一座豐碑,碑上鐫刻的依然是“中國人民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