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0章 不要讓男孩恃寵而驕(1 / 2)

多子女家庭對待自己的孩子,應該一視同仁。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也要避免過於偏袒和寵愛。原因很簡單,受寵的孩子會產生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生活中驕橫任性、不知自律。這對他們的成長會帶來許多負麵影響,也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一些孩子成長過程中誤入歧途,走了彎路,大多是恃寵而驕的結果。對此,為人父母者不可不二思。

偏寵孩子帶來許多危害

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寵愛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因為過於寵愛導致溺愛,已經成為家教中的一個通病。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一個“度”,所謂“過猶不及”,偏寵孩子很容易導致“恃寵而驕”,最終會害了他們。

“我要吃泡泡糖。”3歲的小亮叫嚷著。

媽媽正在洗衣服,轉身對他說:“上次我們已經說好了,你不能吃,因為你總是把泡泡糖咽到肚子裏,或是隨便扔掉。”

小亮根本不理會這些,不停地喊叫:“我要吃!我要吃!”還不住地使勁在地上跺腳,然後把媽媽的衣服都扔到了地上。

“好了,好了,給你吃。”媽媽無可奈何地遞給小亮一塊泡泡糖,又忙自己的事了。

麵對小亮的糾纏,媽媽沒有辦法說服他,也不願意他搗亂,讓自己的什麼事也幹不成。所以,最後幹脆給他泡泡糖,讓他走開。

殊不知,這種做法已經給孩子養成不聽話、不守規則的壞習慣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仔細分析不難發現,是媽媽培養了小亮不聽話,把泡泡糖隨便亂扔的習慣。並且,小亮還知道,隻要自己胡攪蠻纏,媽媽就會滿足自己的要求。

上麵這種情形,恐怕許多父母都遇到過。不同的是,有的父母會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讓他們懂得什麼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而另外一些父母不能應對孩子的撒潑耍賴,隻得乖乖就範,讓他們得寸進尺。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幫助他們約束、控製自己的情緒,而不能為了讓孩子盡興,就竭盡全力滿足他們的種種要求。因為這種一味順從的態度會鼓勵孩子在自私的軌道上發展,認為生活就是我行我素。如果孩子隻看重自己的利益和要求,不在乎別人的需要,就不能正常與人打交道,更不要說與別人合作、走向成功了。

其實,最可怕的情形足,孩子被寵壞了,而他自己根本意識不到這一點。這樣一來,他們就會習慣別人肯定的回答,並習以為常,一旦遭到合理、正當的拒絕,就會難以忍受,甚至走上極端的道路。

因此,父母要避免對孩子嬌生慣養,學會給出否定的回答。由著他、順著他、慣著他,可能暫時贏得了孩子的歡心,但對他們日後成長實在是一種災難。生活中,下麵這些行為會對孩子成長帶來不利影響,需要父母加以警惕:

①過於照顧孩子。父母照顧好孩子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義務。但是有的父母過於照顧孩子,就不應該了。比如,家裏有了糕點、水果等味美食品,隻讓孩子一個人享受,甚至不讓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品嚐。長此以往,孩子便認為一切好東西都理應屬於自己,這種“獨食”的心理一旦養成,日後很難糾正,隻能讓孩子越來越自私自利。

②孩子過於偏食。父母愛子心切,隻根據孩子的愛好,而不根據孩子的營養需要進行喂養,使孩子形成“偏食”和“忌口”。有的孩子長期不吃蔬菜而造成習慣性便秘,有的孩子隻吃某些單一食物而造成貧血,還有的不按時定量進餐而造成營養不良。這都是偏寵孩子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