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這以後,打柴娃上山,姑娘也上山;打柴娃砍柴,姑娘幫他撿柴。天長日久,你的心裏有了我,我的心裏也有了你。
可是,打柴打柴,山山要采。打柴娃要走遠山,兩個人犯了熬煎。咋辦呢?聰明的牡丹姑娘拿上剪子和紙,嚓嚓嚓,三下五下,剪了一張打柴娃的像,又剪了一張自己的像,如同真人一樣。打柴娃一看,喜得啥一樣,兩人約好相互帶在身上。
分手以後,不說牡丹姑娘怎麼想念打柴娃,且說打柴娃不論走到哪座山上,隨時隨地都拿出姑娘的剪紙像看著。一天,他正看得出神,猛地刮來一陣狂風,把手中的像刮跑了。他慌忙追趕,可是,風沙迷眼,怎麼也沒追上。打柴娃捶胸頓足,懊悔不已。
再說,牡丹姑娘的像被那陣黃風刮到了一個大莊院裏,大莊院裏住著一個馬大人①。馬大人雖有三房四妾,卻還要想著法子霸占窮人家的姑娘。這天,突然隨著一陣黃風,刮來了一張俊姑娘的像。馬大人一看,頓時大喜,這真是胡大的慈憫啊!他兩眼直勾勾,越看越心癢,急忙打發家丁四處尋訪,決心找到這個美麗的姑娘。
尋呀尋,訪呀訪,終於找著了牡丹姑娘。天高皇帝遠,馬大人就是這裏的土皇帝,依仗權勢,把牡丹姑娘搶進了自己的大莊院。牡丹姑娘進了大莊院,不梳妝,不吃飯,不說話,不睜眼。慌得手下人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馬大人如百爪撓心。
牡丹姑娘被馬大人搶去的消息傳到打柴娃耳朵裏,打柴娃不顧山高路遠,一口氣跑到了大莊院跟前。可是,莊院門口有家丁,門裏有惡狗,打柴娃不能靠前。看看自己,身單影孤,如何能拯救牡丹姑娘?他悲憤,哀傷,把自己的一腔激情傾注在咪咪聲中:
打柴娃繞著大莊院轉了一圈又一圈,咪咪聲牽人心腸,催人淚下。這哀怨淒婉的咪咪聲越過高牆,飄進大莊院,飛到繡樓上,送進了牡丹姑娘的耳朵裏。牡丹姑娘一下睜開眼睛,從樓窗向外望去,隻見打柴娃馬達吾吹奏著咪咪,徘徊在樓下。她恨不能立即逃出莊院,飛到心愛的人身旁。可是,她想走脫不了身,欲飛沒有翅膀,隻能淚眼盯著意中人,任憑咪咪聲揪著心。
日頭落下山,天已到黃昏,癡情的打柴娃還在樓下不停地走著,不停地吹著。
突然,牡丹姑娘看身邊無人,匆匆搶上前,打開樓窗,悲愴地喊了一聲:“達吾哥!”一縱身便跳了下去。
打柴娃聽見呼叫聲,回頭一看,隻見牡丹姑娘已從樓上飛身而下。他高喊著“牡丹姑娘”,卻不見了牡丹姑娘,隻見眼前冒出一株牡丹樹,葉葉兒翠綠,花骨朵兒殷紅。打柴娃想,這一定是牡丹姑娘的靈氣所化成,便心裏叫著牡丹姑娘,眼裏流著淚,把牡丹連根挖了出來,雙手捧到胸前,緊緊抱在懷中。
這時,隻聽繡樓上人聲鼎沸,亂成一團。打柴娃不敢停留,匆匆回到家中,把牡丹樹種在窗前,天天澆水,日日作伴,清脆圓潤的咪咪聲長年縈繞在牡丹樹梢。四月裏,牡丹盛開,打柴娃窗前香氣四溢,正是:紅牡丹紅者耀人哩,白牡丹白者破哩。
咪咪聲中看牡丹,那牡丹枝葉婆娑,花兒嬌豔,那是牡丹姑娘在向打柴娃傾吐心中的愛情哩。
直到現在,每到牡丹大放光華的時候,也是咪咪吹奏得最熱鬧最動聽的時候。
流傳地區:甘肅
搜集整理:劉瑞(回)
搜集時間:1982年
注釋
①大人:河州方言,統稱有錢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