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直接投資的融資方式(1 / 2)

吸收直接投資的融資方式

吸收直接投資的意義

1.吸收直接投資的概念與特點

吸收直接投資是指非股份製企業以協議等形式吸收國家、其他企業、個人及外商等直接投入資金,形成企業資本金的一種籌資方式。吸收直接投資與發行股票、留用利潤均屬於企業籌集自有資金的方式,但發行股票有股票作中介,而吸收直接投資無需發行任何證券,其出資者都是企業的所有者,對企業具有資產所有權,可通過一定方式參與企業經營決策。有關各方按出資額的比例分享利潤、承擔損失。

吸收直接投資是我國企業中實行最早,也是普遍采用的籌資方式。它有以下特點:

①吸收直接投資所籌集的資金屬於企業的自有資金,能增強企業的資信和借款能力,對擴大企業規模、壯大發展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②出資形式多種多樣。不僅可以籌取現金,而且能夠直接獲得所需要的先進設備和技術,有利於盡快形成生產能力,開拓市場;

③吸收直接投資的財務風險較低。企業根據自己的經營狀況向投資者支付報酬,支付的多少與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存在直接的關係,比較靈活;

④吸收直接投資通常成本較高。因為向投資者支付的報酬是根據其出資數額和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來確定的,所以在企業盈利較多時,支付資金成本較高;

⑤吸收直接投資不利於產權流動。吸收直接投資由於沒有證券作媒介,產權關係有時不清晰,也不便於進行產權交易;

⑥吸收直接投資可能會分散企業控製權。投資者一般按其投資數量取得企業的經營管理權,如果外部投資者較多,則投資者對企業的控製權就比較分散。

2.吸收直接投資的種類與形式

企業采用吸收投資的方式籌集的資金可分為以下五類:

(1)吸收國家投資

吸收國家投資是國有企業自有資金的主要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形成的國家資本金。吸收國家投資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①產權歸屬於國家;

②資金數額較大;

③隻有國有企業才能采用。

(2)吸收法人投資

法人投資是指法人單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資產投入企業。目前主要指法人單位在進行橫向經濟聯合時所產生的聯營和相互之間購買股票的投資。法人對企業的投資形成法人資本金。吸收法人投資一般具有如下特點:

①投資發生在法人單位之間;

②投資以參與企業利潤分配為目的;

③投資方式靈活多樣。

(3)吸收個人投資

吸收個人投資是指吸收企業內部職工和社會個人的直接投資,由此形成個人資本金。個人投資具有與法人投資相同的目的,即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而且參加投資的人數較多,每人投資的數額相對較少。

(4)吸收外商投資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吸收外商投資已成為企業籌集資金的重要方式。外商投資是指外國投資者以及我國港、澳、台地區投資者投入的資金。吸收外商投資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①可以籌集外彙資金;

②出資方式比較靈活;

③一般隻有中外合資、合作或外商獨資經營企業才能采用。

(5)用企業內部資金投資

①企業留利。這是企業投資的最重要來源,但目前企業留利受多種因素的製約,其數額還不是很大;

②折舊基金。固定資產折舊基金,原則是保證固定資產簡單再生產投資支出的資金,但其中一部分可以用於擴大再生產。籌集這種資金的程序和方法比較簡單,這裏不作進一步的介紹;

③企業閑置資產的變價。其中既包括閑置的固定資產,如設備、廠房;又包括企業積壓閑置的流動資產,如原材料、產成品等;

④企業應收賬款。其中包括產品銷售的應收貨款、到期應收回的證券投資本息,及應回收的到期貨款等;

⑤需要從效益低的占用向效益高的占用轉移的資金。其中包括投資效益低的證券、房地產和實際經營資產等。

用企業內部資金一般有以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