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銀行貸款問題解析(2 / 3)

(3)企業借款合同的公證問題

借款合同的公證是指國家公證機關(公證處)對合同的存在及合法性的證明。一般的經濟合同,應本著雙方自願的原則由公證雙方當事人向當地公證機關共同提出申請。而借款合同的特殊性(雙方不是同時履行義務)決定了貸款方在合同簽訂時就應提出對合同進行公證的要求。借款合同進行公證的程序是:向借貸雙方共同的合同簽訂地的公證機關提出申請,並提交合同副本及有關證明材料;公證機關對合同當事人進行審查,並對合同內容進行調查;調查核實後,公證機關開具公證文書,公證文書的正本借貸雙方各執一份,並應向各自的上級主管部門交存一份副本;按照現行規定,所需公證費用由雙方當事人共同負擔。

2.銀行貸款的成本與風險

企業向銀行貸款的成本取決於借款人的類型,貸款金額、時間以及資本貸款狀況。若企業財務狀況良好,信用卓著,一般可以得到最優惠利率的貸款。反之,若企業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財務比率偏低,則可能被要求提供抵押擔保,並按高於最優利率的利率支付利息。

銀行貸款利率的計算有三種方法:

(1)簡單利率

如果借款獲得的是簡單利率貸款,則借款者收到全部借款金額,然後在到期日將貸款本息償還銀行。我國的銀行貸款均采用單利計息,企業通常也用單利作基礎,比較不同銀行貸款的成本,簡單利率的計算公式為:

簡單利率=利息費用借款人所得貸款金額

例:某企業向某銀行借得金額為500 000元,期限為一年的一筆簡單利率貸款,年利息支出為60 000元,則其貸款利率為:

60000500000=12%

(2)貼現利率

貼現利率指銀行事先扣除利息(對貸款貼現),借款人實際得到的貸款數額為貸款麵值與貼現息的差額。我國企業的應收票據貼現,采用的就是貼現利率。計算公式為:

貼現利率=利息費用貸款麵值-利息費用

例:某企業以麵值為200 000元、期限一年的應收票據向銀行進行貼現,銀行預扣利息費用25 000元,企業實得貸款資金為175 000元,則其貼現利率為:

25 000200 000-25 000=14.29%

因貼現利率貸款將利息支付由期末提前到期初,有效利率相應提高。貼現期越長,有效利率高出名義利率越多;貼現期越短,則有效利率高出名義利率就越少。到期期間低於一年的貼現利率貸款有效利率的計算公式為:

貼現利率=(1+利息費用貸款麵值-利息費用)n-1

式中:n——貸款次數。

(3)附加利率

在附加利率貸款方式下雖約定為分期償還貸款,銀行通常仍按貸款總額和名義利率計算並收取利息。借款企業可用借款逐期減少,但利息並不減少,借款企業實際負擔的利息費用相應加大。計算公式為:

附加利率=利息費用借款總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