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是仲夏八月,主仆二人把外衣脫下用油紙包好綁在身上,赤身下水順著探出的水下秘道來到墓室內部。這古墓當年並不似想象中冷清,除了中央墓室一排放置了十座石棺,並無其他人跡之外,周圍各個墓室都曾有人居住,可見當年古墓傳承還是一度興旺的。隻不過這些墓室中,並無淩亂痕跡,可見這些人都是主動離開的。那麼當年發生了什麼,導致古墓被廢棄呢?更重要的是古墓收藏的絕學到哪兒去了呢?
林鎮南按照記憶中的片段來到中央墓室的石棺旁,數到最中間的一副,示意甘伯打開,甘伯遲疑一下,還是終於上前用力掀開了棺蓋,看到石棺內空蕩蕩的,一陣愕然。林鎮南心中暗笑,若非自己有些記憶,那古老頭兒若是獨自得了這古墓,說不定更容易找到機關,畢竟是盜墓出身啊,若是像甘伯這樣對死者尊敬的人怕是永遠找不到這機關了。
心思亂轉中,嘎吱吱機關響起,隻見石棺底部石板收起,露出一條石階,蜿蜒下行。甘伯吸吸鼻子,並無腐敗氣息,說:下麵是通風的,應該是個密室。
二人進入密室,這密室光線通透,從四壁頂端刻意鑿出的筆直細縫照射進來;密室四周牆角鑿出水渠,水渠中水源與暗河相通,水麵濕氣往來使得密室內並不憋悶幹燥;密室空間以石質的多寶格分為三塊區域,左側為練功區,右側為書房,中間則算是臥室了。樣子與林鎮南記憶中頗不一樣,石壁上也沒有武功秘笈的石刻,隻見臥室隻有一方石床,兩個石箱,石床上平躺著一具骷髏,骨骼暗泛青灰身穿細麻布長衫,看破敗腐朽的程度也就是一個甲子的樣子。骷髏手邊有一疊紙箋,似乎是信件的樣子。
在古墓是否能有收獲也隻有寄希望於這位作古的古人了,小心打開紙箋閱讀方才知道這是骷髏的日記,內容隻讓林鎮南啼笑皆非。原來古墓後人因郭靖大俠與楊過大俠的淵源,一直以驅逐韃虜,光複漢人江山為祖訓,蒙元百年之間,雖然“神雕俠侶,絕跡江湖“,但是古墓中人暗中將收藏的武功秘笈抄錄贈予江湖中眾多豪傑死士,攪動異族統治。但在皇明把蒙元打成了北元,把北元打成了瓦剌,古墓傳人的祖訓已然完成,直到正德年間,這一代的古墓後人就一心要由江湖而廟堂,光耀門楣,立功業封王侯。於是封存古墓,帶領全家出仕於寧王藩。跟隨母親熟知本朝曆史的林鎮南真是哭笑不得,此古墓後人真是讓人無言,當年正德皇帝雖然荒唐,但是得位很正,成祖之後皇明帝位傳承有序一個甲子,正德皇帝牢牢占據正統地位,寧王反叛極其不得人心,後人看來就是一場鬧劇,而在這古墓傳人身上就真正叫做悲劇了。
日記中語句悲愴,隻說寧王敗後,全家被錦衣衛追殺,隻逃出己身一人由秘道回到家中,每日午夜夢回都是家人被自己帶入不歸路的痛苦,越來越鬱鬱寡歡,最終決定服毒自盡。
看林鎮南表情怪異,甘伯心中擔憂,一把搶過少爺看過的紙箋,頓時也無語起來。主仆二人對視一眼,不由笑出聲來,這古墓傳人自幼在高明武學的包圍中,並不覺得有何珍貴,反而因“神雕俠侶,絕跡江湖“的行事方法變得不通世事,自食惡果。可見,大隱隱於市,小隱才是隱於野。真正的避世卻不應該以古墓傳人的這種結局來作為代價的。
主仆二人從日記中了解了關於封存古墓的隻言片語,終於在書房石壁後找到另一間密室,其中收藏了神雕俠的畢生所學和襄陽巡城眾位英雄的得意之技。
此行至此,已經算是圓滿功成了,主仆二人同時相視一笑,繼而長歎一聲。笑,是從南方萬裏之外懷著惴惴之心來此求師學藝,卻曆經幸苦,危險,終於達成所願的欣慰,以及對為解決林氏家族困境辟開一番新路的暢快。歎,是為這消失在塵埃中的神雕俠侶而歎,想當年楊過大俠黃河內外無不敬仰,大江上下,人人稱頌。飛石斃酋首,攜眾守襄陽,何等意氣飛揚。兩百年後可也終究落得個子孫不孝,香火斷絕,隻剩下古墓想著兩百年後的來客訴說著滄桑。林鎮南立誌習武是為了家族存續,來到這裏是為了家族的興旺。林鎮南明白,習練普通的武學也有人可卓然成家,但是林家並不是安穩無憂,林家需要的,至少是要在十年內出現一個足以保護家人的一流高手。於是林鎮南選擇萬裏跋涉來到這裏,但是到如今,武學秘笈到手,他卻覺得,最大的收獲不是這些書本死物,而是古墓留下來的家族曆史。
所有的古今興廢都可以從古墓楊氏家族的故事中看到一些端倪,始祖英雄無雙,為後人製定守則留下遺訓,以保證後人不會犯可以導致家族覆滅的大錯,終於有一代會出現一個英聰蓋世的繼承人,出於突破規則的本能,或者出於建立功業的渴望,終於把自己和家族推入了不可逆轉的困境,最後或族滅,或鬱鬱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