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節組委會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居然事先安排的觀影計劃全部都被打亂,要重新調整!
事情的原因都出在一部參加本次影展的“動畫部門”的作品上。
本來電影節組委會給這部作品安排的放映廳都是些劇場和酒吧之類的臨時觀影場所,因為畢竟這是一部不到半時的動畫短片,並且製作團隊也從未登過國際電影節的舞台,該作品的觀影群眾數被想當然地限製在一個有限的數字框框之中,並沒有被大會寄予厚望。
但是就是這麼一部本來預想中應該默默無聞地結束觀影活動,隻是作為“重在參與”的“綠葉型”參賽影片稍瞬即逝的作品,卻像一顆大爆炸的超新星,引發了本次電影節的超絕大震蕩!
首先是自首映以來,凡是《遠星之聲》上映的場次都受到了影迷的強烈追捧,引發了空前的熱情。原先組委會給安排的劇場、酒吧和Sudi場場爆滿,遠遠超出了實際可以容納的觀影人數,各個場地的負責人和單位叫苦不迭,頻頻呼救告急。
再者,在各個“受害”的放映廳向影展組委會發出的求救報告中,無一例外地提到每次放映完《遠星之聲》後觀影的群眾都強烈地抗議影院在播放演職人員字幕時打開燈光照明。並且更絕的是,幾乎所有人都仍然畢恭畢敬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津津有味地聽著片尾歌看滾動的字幕,一直會持續到最後膠片放到頭兒。
並且,人家大夥兒就算電影放映結束也會非常齊心地保持鼓掌,最少五分鍾,長的一次甚至持續了半個鍾頭!這還沒算完,鼓掌的同時全場會按照一定的節奏齊聲呼喊“新海——城!新海——城!”整個場子裏的人就像中了邪或者著了魔一樣,那種瘋狂讓工作人員覺得既奇特又可怕,仿佛置身於哪個遠古的神秘部落,在進行某種瘋狂而又恐怖的邪典儀式!
這幫人像著了魔一樣詢問著放映廳工作人員哪裏有賣這部電影相關的衍生產品,什麼海報、模型、劇本、原畫集、原聲大碟、文化衫、毛巾被、馬克杯、鑰匙鏈,隻要能跟電影扯上關係的物件兒都成。
起初組委會對於這種報告也抱著“任你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的姿態。以為再受歡迎也隻不過是部受眾的“動畫部門”的參賽作品嘛,再蹦躂能有多少能量?能出多大風頭?
然而隨著打報告的放映廳越來越多,次數越來越頻繁,報告的感情色彩越來越聲淚俱下,電影節舉辦方終於慌了神,意識到這是遇到國際影展中並不多見的“極品”了。
很顯然組委會低估了這部作品給世人帶來的衝擊力,並且對於事態的發展也反應過慢,等到組委會拍板兒下決心調整整個電影節的放映計劃和時間場次,發到大會秘書處的投訴報告已經有半尺來高了!
這個新海城到底何許人也?!
這部《遠星之聲》為什麼會這麼魔性?!
這個名為“AKBS企劃”的工作室為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一躍成為最吸睛和受人矚目的工作室?!
甚至有好事之人開始懷疑這個工作室是否哪個大導演的“馬甲”“號”工作室,否則怎麼會有這麼優秀的重磅作品突然一夜成名?
難道是大導演西野武的暗中動作?
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遠星之聲》如火如荼地放映之際,“不按常理出牌”的大導演西野已經帶著攝製組一行進行著另外一種厚積薄發的醞釀。
剛做完開幕致辭的他,就召集了自己手下最精銳的拍攝劇組,帶著“富士山電視台”給予的豐厚預算,集結了圈內一幫老戲骨的配角,直接坐著機動船開赴東京灣下方的“巴掌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