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追求意見一致是出於政治的和意識形態的原因,而不是出於過程的原因。
③成功的團隊可以常勝不敗,而失敗的團隊則隻能消亡。
④團隊的領導者對任務或成員間的交往放任自流,這為非正式領導者的出現創造了可能。當存在競爭關係的幾個非正式領導者同時試圖對團隊施加影響時,整個團隊會分裂為幾個互相爭鬥的小集團。
⑤領導者忽視了團隊內部的衝突,或對衝突處理得不徹底,甚至做出錯誤的管理。
⑥團隊形象模糊,結構過於鬆散,成員間的關係無緣無故地隨意變動。
⑦團隊的任務及其對整個組織目標所做的貢獻沒有得到充分重視。
⑧沒有借助“聚集在一起”式的活動進行充分的社會交往。
⑨團隊的貢獻沒有得到應有的獎勵和承認。
⑩企業認為團隊建設無足重輕,但管理人員卻將團隊視為操縱別人的機會。
企業內部存在違背正式組織結構的地位等級製度。
管理人員認為,衝突能夠提高績效。這助長了團隊之間和團隊內部的衝突現象。如果衝突隻針對工作,確實能夠提高績效。而事實上,由失敗者發動的“戰爭性的衝突”往往會取代“工作性的衝突”,從而降低了績效的標準。
4.增強團隊凝聚力
(1)高凝聚力團隊的特征
團隊凝聚力是團隊對其成員的吸引力和成員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它包括“向心力”和“內部團結”兩層含義。當這種吸引力達到一定強度,而且團隊成員資格對個人和對團隊都具有一定價值時,我們就說這是個具有高凝聚力的團隊。
高凝聚力團隊具有以下特征:團隊成員歸屬感強、願意參加團隊活動並承擔團隊工作中的相關責任,維護團隊利益和榮譽;成員之間信息溝通快、互相了解比較深刻,關係和諧,並具有民主氣氛。
團隊凝聚力是維持團隊存在的必要條件。如果一個團隊喪失凝聚力,團隊就像一盤散沙,這個團隊就難以維持下去,並呈現出低效率狀態。而凝聚力較強的團隊,其成員工作熱情高,做事認真,並有不斷的創新行為。因此,團隊凝聚力也是實現團隊目標的重要條件。
(2)團隊的行為
增強團隊凝聚力關鍵是要鼓勵團隊需要的有利於團結的團隊行為,同時要抑製團隊不需要的不利於團結的團隊行為。
團隊行為的根本原則是,鼓勵所有的成員都能開誠布公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所有的成員都能充分發揮創新和冒險精神,勇於提出難題。因此,團隊應采取措施,支持團隊所需要的行為。這些好的團隊行為包括:①願意參與、貢獻想法、設定目標。②願意依賴及學習信任其他團隊成員。③積極有效地溝通。④願意分享及珍惜不同的想法。⑤願意接受其他的觀點。⑥願意想辦法找到所有人都同意的替代方案。⑦願意支持並執行團隊的決定。⑧尊重別人的需求、感覺及權力,容許別人有不同的意見。⑨公開地分享信息及專業知識。
當對別人的行為有意見時,團隊成員能做到:①具體說明而不是泛泛而論。②明白時機的重要性。③考慮自己和別人的需求。④建議彌補的方式或新的行為。⑤確定對方充分明白你想溝通的信息。⑥查詢別人是否同意你的意見。
當有人表現出有害整體的行為時,就會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要抑製以下幾種不良的團隊行為:①不願意放棄個人需求及個人重視的議題,不願意與其他成員合作。②對於團隊所推動的變革,對其他團隊成員及團隊動作,都表現出消極的態度。③表現出當明星的強烈願望,而不願意隻是整個流程的參與者。④嚴以待人,寬以律己。
5.鼓勵團隊成員全力投入團隊的工作
隻有團隊成員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全力投入團隊工作,並秉持對團隊的承諾,才能讓團隊運作成功。也就是說,團隊成員全力投入團隊的運作過程,他們願意貢獻其專業技術與能力,願意去了解顧客的需求,並對顧客負責,承諾整個團隊運作的持續性改善與學習過程,且有高品質結果的產出。而要完全做到這些,應鼓勵團隊成員全心投入團隊的工作。為此,必須:①要使團隊成員願意擔負起相對的責任。也就是說,團隊成員應對團隊的成敗負共同責任,願意相互協調合作,共同完成團隊目標,且相信自己對這個團隊及其他團隊成員負有責任,對其被指派的工作負責。②使團隊成員能始終保持活力與熱忱。團隊運作過程往往冗長且常常遇到困難與挫折,唯有保持活力與熱忱方能使團隊成員有效工作,這樣可以使團隊成員相處愉快,並享受成為團隊一員的樂趣。③鼓勵團隊成員不斷地追求改善與進步。這樣團隊成員能從團隊工作中實現自我成長,他們相信團隊工作是個持續性改善的過程,願意從錯誤中學習,並學習如何建立一個好的團隊,也願意全心投入此一具高品質結果的學習過程。
6.在團隊中培養民主氣氛
一個民主的團隊意味著團隊具有開放、坦誠的溝通氣氛,團隊成員在其中感到很隨意,在工作中能充分溝通意見,能經常從團隊得到反饋,願意傾聽、接內其他團隊成員的意見,尤其是願意開放胸襟接受來自團隊內外的批評,願意傾聽顧客的意見。
通過培養民主氣氛,可以使團隊成員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從而更好地開展團隊工作。具體做法有:①使所有團隊成員都能獲得充分的信息,對一切均有所了解。②所有團隊成員都充分參與團隊的各項活動。③所有團隊成員有同等發言權,他們的議論同等重要。④隻要有可能,所有團隊成員共同決策。⑤在團隊內部培養尊重不同觀點的態度。⑥認可團隊內部不同的動機、價值觀和意義。⑦確實讓所有團隊成員全過程參與團隊討論。⑧在進行決策、解決問題、化解糾紛和從事其他團隊工作過程中,綜合多方個人觀點。
7.幫助團隊成員事業發展
事業是指一個人一生從事的職業、擔任的職務及職位發展的途徑等。簡單地說,它是指有關一個人一生活動的連續經曆。這一概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來把握:①事業本身並不包含成功與失敗,以及發展快慢等。成功與失敗是由自己評價的,而不是其他人。②評價的標準也不是絕對的,主要取決於個人對事業目標重要性的認識和事業過程的體驗。③理解一個人的事業可以從主客觀兩個方麵來考察:主觀方麵包括價值觀、態度、個性和動機等,客觀方麵包括職業選擇、職位和特殊技能等。④事業是由與工作有關的連續經曆組成的,它不僅包括有報酬的工作,還包括義務工作、家務勞動、在學校的活動,以及政治活動等。
事業發展是指個人為達到事業目標作出相應的決策和付諸實踐的過程。事業規劃則是指個人對職業、組織和發展前途的選擇。因此,事業發展與規劃是一個人不斷地尋求工作與生活質量滿意的動態平衡過程。對團隊領導來說,要想方設法幫助團隊成員規劃和發展他們的事業,並幫助他們取得成功。
要幫助團隊成員事業發展,具體做法有:①幫助團隊成員在團隊找到合適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②努力創造平等參與的機會,使團隊成員能充分發揮個人才能。③鼓勵團隊成員不斷上進,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④讓團隊成員知道自己表現良好的地方。⑤協助團隊成員從錯誤中學習。
8.建立共同願景
共同願景就是團隊中大家共同願望的景象,它是人們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在人類團體活動中,很少有像共同願景這樣能激發出強大的力量的。
共同願景剛開始時可能隻是被一個想法所激發,然而一旦發展成能夠感召一群人並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時,它就不再是抽象的東西,人們開始把它看成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個人有願景,可以激發個人不斷向前超越的力量,團隊有共同的願景,也會同大家一起投入,而產生巨大的動力。不發願景真正產生後,人們將會逐漸學習與超越,這並非由於別人叫他這麼做才會有如此表現的,而是因為他們自己真的想要這麼做。
建立共同願景的修煉,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1)鼓勵建立個人願景
共同願景是由個人願景彙聚而成的。如果人們沒有自己的願景,他們所能做的就僅僅附和別人的願景,結果隻能是順從,絕不是發自內心的意願。因此,團隊要建立共同願景,必須持續不斷地鼓勵其成員發展自己的個人願景。
團隊共同的願景必須從個人的願景出發,個人願景是團隊願景的基石。因為隻有個人願景才能真正激發一個人的力量,願意真正地投入。但這並不表示人完全是自私自利的。如果人們能靜下來仔細想一想自己的願景,就會發現自己的願景其實包含很廣的層麵,也許不隻是自己未來的抱負,還包括對家庭的看法、團隊的期望,甚至對社會、對全世界的關注。由於個人的願景是從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抱負、自己內心深處出發的,是自己願意並想要去完成的,所以可以義無反顧,全心投入。因此團隊的願景若能建立在個人願景之上,威力將銳不可擋。
有意建立共同願景的團隊,必須持續不斷地鼓勵成員發展自己的個人願景。將原本各自擁有強烈目標感的人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強大的績效,朝向個人及團隊真正想要的目標邁進。“共同願景”的基礎不僅包括個人願景,還包括忠於真相和創造性張力。而共同願景能產生高於個人願景所能產生的創造性張力。那些能自覺獻身去實現崇高願景的人,都是能夠掌握創造性張力的人。也就是對願景有明確的了解,並持續深入探詢真實情況的人。正是因為體會過創造性張力的力量,他們才深信有能力創造自己的未來。
(2)融入團隊理念
建立共同願景實際上隻是團隊基本理念的一部分,其他內容還包括目的、使命與核心價值觀。願景若與人們每天信守的價值觀不一致,不僅無法激發真正的熱忱,反而有可能會因挫敗、失望而對願景采取嘲諷的態度。因此,它必須與團隊理念的其他內容,如目的、使命與核心價值觀融彙在一起。
(3)學習雙向溝通技術
對於團隊領導者來說,應當運用雙向溝通技巧來向員工闡明共同願景。這項工作應貫穿在願景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在團隊中,團隊成員要達到彼此的願景能真正地被分享與融彙,不是一蹴而就的。共同願景是由個人願景互相推動而形成的。經驗告訴我們,願景若要能夠真正共有,需要經過不斷的交談,如此個人不僅能自由自在地表達他們的想法,並學習如何聆聽其他人的想法,在聆聽之間逐漸融彙出更好的構想。
聆聽往往比說話還難,尤其對有成見、意誌堅強的領導者來說更是如此。聆聽需要寬廣的胸襟與意願來容納不同的想法。這並不表示人們必須有為“大我”而犧牲“小我”的願景,而是必須先讓多樣化的願景共存,並用心聆聽,以找出能夠超越和綜合所有個人願景的正確途徑。就像一位成功的團隊領導者所形容的: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在傾聽團隊內成員要說些什麼,然後以清晰有力的方式就把這些話表達出來。
(4)忠於事實
建立共同願景也必須客觀分析團隊所麵臨的客觀事實,並將客觀現實與共同願景之間的差異轉化為團隊的創造性張力。
9.搞好團隊學習
團隊學習是提高團隊成員互相配合、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的能力的學習活動及其過程。
團隊確實能夠共同學習,在體育界、演藝界、科學界,甚至企業中,有不少實例顯示,團隊的集體智慧高於個人智慧之和,團隊擁有整體搭配的行為能力。當團隊真正在學習的時候,不僅團隊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學習方式更快。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多數團隊未能實現整體搭配。這是因為在團隊內部,個人可能格外努力,但他們的努力未能有效地轉化為團隊的力量,結果許多個人的力量被相互抵消掉了。當一個團隊能夠整體搭配時,就會朝著共同的方向,調整個別成員的力量,而使成員之間力量的抵消或消費減至最小,發展出一種共鳴或綜合效果,就像凝聚成束的激光,而非分散的燈泡光。團隊的目標就會一致,團隊擁有共同願景,團隊成員知道如何取長補短。
(1)團隊學習的三個麵向
團隊學習要涉及到三個麵向:①當需要深思複雜的問題時,團隊必須學習如何萃取出高於個人智力的團隊智力。②當需要具有創新性而又協調一致的行動時,團隊能創造一種“運作上的默契”,如在一流爵士樂隊中,樂隊成員既有自我發揮的空間,又能協調一致。傑出團隊也會發展出同樣“運作上默契”的關係。每一位團隊成員都非常留意其他成員,而且相信人人都會采取互相配合、協調一致的方式。③當團隊中的成員與其他團隊發生作用時,能培養團隊之間的相互配合的能力。
(2)團隊學習的修煉
團隊學習的修煉要學會運用“真誠交談”與討論。這是兩種不同的團隊交談方式。在真誠交談時,人們自由和有創造性地探討複雜而重要的問題,先撇開個人的主觀思維,彼此用心聆聽,達到一起思考的境地。討論則是提出不同的看法,並加以辯論。真誠交談與討論基本上是能互補的。
一個學習型的團隊,經常善於運用真誠,交談與討論,成員之間就會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關係。這種關係使他們發展出彼此間的信任。他們對每一位成員獨特性的觀點,逐漸有了充分的了解。另外,他們會體會到如何溫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才能使廣泛的見解逐漸出現。他們也會學到如何持有立場而不被自己的立場所“持有”的藝術。當需要為自己的看法辯護時,他們不會衝動,或固執己見、毫無回旋的餘地,或把贏當作第一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