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戰淝水之連環計一(1 / 2)

韓世忠聲勢浩大的戰前動員和向淮海的進攻態勢讓劉豫大炎緊張。劉豫的機動部隊上次金兀術大戰仙人關時已基本被抽調一空,按理李成得了荊襄,這麼好的機會也沒能再組織起進攻就是因為被金兀術抽調了大多數機動部隊的結果。

劉豫知道那七萬人再也回不來了,傷心了三天三黑,現在,大宋要反攻了他拿什麼去抵擋,用自己弱弱身板嗎?那些從大宋手上繼承的廂軍,在邊上呐喊助威還行,填填對方的壕溝也還馬馬虎虎,讓他們打戰?怕是衝了自己的陣勢。

他一邊向在西京的完顏宗輔報告,一邊在黃河一線,自己的京畿周圍抽出兩馬人馬開支淮安、海州準備防守,另行也在廂軍中再挑選年輕力壯的壯丁組織地新的軍隊進行訓練,又加派稅賦組織軍費,搞得河南、山東自己的地盤雞飛狗跳,哭喊連天,老百姓開始還以為雖然不是大宋,但總比大金國人好點,想不到這劉豫比粘罕還狠,人們也就越發想念當年的大宋了。

這鼓起支援部隊出去,每天耗費糧食,精氣,但這韓世忠光喊,卻不幹活,家裏的田地沒人種地,這仗打完了好早點回去,現正是農忙時節,天可不會等人。

劉豫讓守廬州的是原先與董先、劉宴一起投降的劉彥舟,這劉彥舟是蘄黃州的鎮撫使,這也算是個高官了,但稍微努力下就成為節度使之類的,可這家夥認為自己與劉豫曾同甘共苦,到了那好歹會比大宋好點,可是這家夥想不明白,世人常說同甘苦易,共寶貴難,董先、牛皋這一點就比他清楚,去年李橫打來,早就投回了大宋,而他卻讓這劉豫派到了這廬州州前線。

大宋沒什麼好的,在大宋做人讓人感到壓抑憋屈,國土淪喪,受人欺侮、蔑視,在世上低人一等。盡管生活富實,這不人還有個精神寄托不是,所以弱國多賁賁也很正常。宋國雖然不怎麼好,但趙構有一點做得很不錯,凡降我大宋的,一律優厚,不管原本是宋人先投降了先的,都有加官加薪,就象現在跳槽,年輕人多跳幾次,工資會越跳越高。

廬州是個大地方,如果是個和平時期能外放做官到這樣的地方那也是祖上燒了高香,可這劉齊不是與宋國在打戰嗎,劉彥舟在廬州是每天膽戰心驚。雖然原先跳槽的人一個個都 回了老單位,但這劉彥舟臉皮比較薄,不喜歡做反反複複的小人。

年到自己幾百裏外戰爭烏雲密布,這劉彥州越發擔心了他怕宋軍打過來,上奏了一本,要加強力量雲雲。這時的劉豫拆東牆補西牆,本來用兵就緊,看到劉彥舟的奏本,就罵了劉彥頓。讓他睜大眼睛看看自己的對麵是誰,這劉光世出名在外,也是有好處的。

沒有人會想到,這次劉光世會發了狠。你們都說我膽小怕死,隻是憑運氣做到這個地位,以往咱出身入死從一個小不拉子升到高位憑什麼?大宋這個重文輕武的時代,沒有軍功想升官,你想都不用想,沒有 實力想有地位?做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