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鳳翔店初會太子(3 / 3)

“說到這水土保持我再說第二件事。西夏立國後,很多人結束了這遊牧生活,在這寧夏地上定居了下來。這造房子,做家具,需要大量的木材,而這西夏國本來的森林就少,木材稀缺。用木材就要砍伐森林。這幾十年下來,賀蘭山的木材也砍得差不多,而現在的人隻知道砍而不會去種,又不知道伐的方式砍樹,所以近百年來,這賀蘭山的森林就大麵積的退化。古時這西夏良泉九十九眼,你去問問,現在這九十九眼良泉還有多少眼,每泉的泉水有沒有減少?查了就會知道這森林大量砍伐的後果。”這少年怎麼對西夏的情況走遍了似的,許多情況就是朝庭也不知道。

“除了這砍木材做家具外,第二個就是燒飯取暖的問題。我講過現在是小冰川期,這天比舊時冷,我們要燒飯取暖,就需要薪材。這薪材那裏來,當然在周邊砍。這砍的結果也就象先前講的,會造成植被的減少和水土流失。但人要生活,房子不可能不造,這薪材也不可能不砍。”人們不都是這樣生活的嗎?這也有講究?

“如果要做到少砍或不砍,就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有沒有東西取代這薪材木材建屋、取暖。當然有,而且這東西使用起來更方便,更好。但今天不早了,就到這兒,下次再講。大柱,去準備一下,老錢說竊市好玩,我們去那!”

這長者與一對少年少女正聽到興頭上,對方卻戈然而止,心裏癢得難受,想知道後麵的結局,人家與你又不熟,再說天確也不早了。看到少年起來,也起身致謝,用漢話對高寵說:

“這位公子,老身這廂有禮了,老身姓任名聰,字敏之,祖上也是大宋人氏,但在這大夏國已近百年,身邊這位小哥是王公子是在下的主子姓王名仁孝,而這小姐是王公子的三姐,大家都叫秀兒。”

“在下江南的銅陵高寵,老先生不必客氣。”

說完高寵一行向這幾個告辭向黑水堡而去。

高寵一行走後,這長者帶著少男少女回到了獨院。

“這叫高寵的漢人少年不簡單,他的說法我讀遍經史,是聞所未聞,但他所說的句句是實,洞如觀火,切中我西夏的要害。殿下,世說創業容易守業難,給後輩黑子孫留下什麼,確實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就說我們的農耕政策,這高寵所說的荒漠化,我們也看到了問題,但不知道它的危害,如果再這樣下去,我西夏後世真是要萬劫不複。今天我聽了他們的一席話讓我這個做少師的羞愧啊,別看他年紀輕輕,但他更適合做你的老師。如果他願意,我真想向你父皇推薦他做你的老師。”

“老師說那裏話,你精通經史,經驗豐富哪是他這種少年所能比的,他今天下午能說出這樣的道理,隻不過偶然碰巧吧。”

原來這一行是西夏的太子李仁孝、三公主李明珠,太子少師任聰。因太子今年十歲(虛歲)出來曆練,到各地巡視暗訪,剛出京城來到西夏第二大城市平西府。因為是暗訪曆練,所以也不曾住行宮。

“皇弟可不能這樣說,我看那少年高寵確是有本事的人,你是見不得人家比你聰明能幹吧。”

這三公主秀兒對自己這太子弟弟可是最為了解。這太子李仁孝,一歲就被立為太子,聰明絕頂,他的生母是漢人曹賢妃,1139年即位,時年十六歲,他是中國曆史上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也是西夏的中興皇帝,帝號仁宗。這樣一個皇子自有他的驕傲。

“好了,這一天的奔波殿下也累了,但為師希望太子殿下如有時間好好想想今天的所曆所聞,或許你會有所體會。為師退下了,我要給你父皇報告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