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謀略(2 / 3)

但是,可口可樂的投資已結出第一批碩果。可口可樂宣布它已占領了中國軟飲料市場23%的市場份額,並估計最終將高達40%。華爾街應當相信可口可樂在中國能夢想成真。

2.上高速路,向未來宣戰

成功的企業家,他們遊於企業運行的上空和前頭,他們的視野和思想永遠放在企業和市場未來發展遠景與周圍環境之中,他們深知成長是企業的使命,一方麵,正確判斷企業所處在的成長階段和市場位置,引導企業走向更高的目標;另一方麵,時刻不忘從外麵而不是內部確定參照體係,審視和評判企業運行現狀,找到影響成長的根本問題和障礙——這些問題和障礙往往容易被內部人員習以為常地視為完整狀態中的一部分,然後,給予及時和果斷有力的調整、糾正。

有了正確的戰略領導,企業才不會脫軌,不會停滯不前或增長緩慢。“要成為世界第一”,就要審時度勢,確定戰略發展主線,然後集中力量,不斷改進產品,擴大產品種類,向市場更大,進入壁壘更高的產品延伸,拚命從國內向國外拓展市場,這才是為企業的未來而戰,這也是企業家戰略謀劃的哲學理念。

為未來而戰,包括空間與時間兩大要素。企業的經營戰略是指向未來的,而空間與時間就是對未來的把握。顯然,沒有確定的空間與時間,未來就變成了一種可無限延展開來的虛無。

企業經營戰略的空間,即指企業競爭戰略所作用或競爭行為活動的地域。典型的如國內與國際市場。在工業領域,大部分行業最初都是以滿足區域性、國內市場需求發展起來的,也就是說,它的市場半徑都較小。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生產規模的擴大和運輸技術的改進,任何一種不是為特定市場服務的產品都會跨出原有相對狹小的市場邊界,而向更廣大的市場空間擴展。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除了這種在此地生產然後運往彼地銷售的傳統模式以外,更為經常的則是到彼地投資建廠,產品就在當地銷售。這種競爭行為,大大改變了很多產品與地域性市場的聯係,極大地擴展了企業的競爭空間。因此,戰略空間的擴展在很大程度上已不是一種企業的主觀意識,而是一種客觀的必然。

但是,無論是從曆史還是從現實上看,企業經營戰略的空間又是相對確定下來的,這不僅與企業本身可集聚和支配的資源總量,以及和生產規模的經濟性有關,而且也取決於企業所在行業的特點。實際上,競爭戰略的空間都是從點和特定的對象市場開始拓展的,這與選定市場的可接受程度和潛力,包括消費者的購買能力、消費習慣、法律約束、產品價格和競爭力等等有直接的關係,因而它往往表現為極點式的“跳躍”,即經常是“舍近求遠”地跨洋過海,到較遠的區域市場上實現其自身的價值。

企業經營戰略的空間選擇,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都必須與一個確定的時限相對應,才能使企業的經營戰略成為一種現實的行為過程。換句話說,經營戰略的空間選擇回答的是“在什麼地方幹什麼”的問題,而經營戰略的時間選擇,解決的則是“什麼時候或在多長的時間內加以實現”的問題。人們一般認為,從戰略的本質特點及其與技術、實施層次的關係出發,戰略主要涉及到的是一種企業的長期經營行為,在這個時限內,戰略空間分層展開,各種戰術、策略和具體計劃相繼而上。在現實中,情況也大致如此,它往往是通過企業的5—10年或更長時間跨度的規劃表現出來的。但是,若絕對地按時間來認識企業經營戰略的決策問題,就把競爭戰略活動本身機械化了。從本質上講,企業的經營戰略決策是指向未來的和長期性的,因而它表現出一種層層推進的連續性實現過程,但這並不等於說任何具有戰略意義的競爭行為都是到未來才去做或現在不能去做的。實際上,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有大量的機會和各種突如其來的威脅要求企業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作出重大決策和采取行動,而這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又具有根本性的戰略意義。

作為我國開展國際化經營的先行者之一,中化公司已有40年的曆史,在漫長的歲月裏,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使得中化公司具備了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的基本條件。中化公司從1980年4月在日本設立第一個代表處以來,已經在2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二級機構近40個,並且根據業務需要又設立了一大批三級機構。這些機構分布在世界主要經濟貿易中心、化工和石油的生產、銷售中心,形成了比較廣闊的網絡。中化公司海外機構的經營戰略分為兩個階段:從1980年至1987年為第一階段,海外機構所經營的業務主要是為總公司代理進口與出口。1988年以後開始邁向第二階段,中化公司的海外機構利用當地的優勢和特點,大力開展自營業務、國際化和多功能經營,1990年這三項經營額達20多億美元。這具體表現為下列三項大轉變:

(1)由進出口貿易向國際貿易轉變

中化公司憑借在國際市場上的良好信譽,利用廣泛的國際市場和客戶關係,大膽地采用當今世界通行的各種貿易方式,進行以石油、化肥和橡膠為主的期貨、轉口和易貨貿易。

1988年期貨銷售額占公司營業總額的10%以上,1989年達到30億美元,占公司營業總額的24%,大大超過了國際化經營綜合承包方案中這部分貿易戰略設想的指標要求。

中化公司還大力開展易貨貿易,除傳統的不同品種化工品易貨貿易外,還進行了原油換化肥、原油換成品油、高傾點柴油換低傾點柴油、輕工品換柴油、茶葉換汽油等新開拓的國際易貨貿易;還同其他外貿專業總公司合作,共同完成了出口玉米、紡織品、重晶石、化工機械設備等,同時進口等值化肥、柴油、塑料原料等產品。

通過各種國際貿易方式的運用,中化公司改變了傳統的進出口貿易舊模式,商品結構和貿易方式有了很大改變,形成了國際貿易的新格局。

(2)由商品貿易向多功能經營轉變

三年來,中化公司除圍繞石油、化工產品貿易外,還積極地進入生產、航運、金融、服務、谘詢、信息、保險、高科技、旅遊等多種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