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企業形象(3 / 3)

皮埃爾還在杜邦家族開創了一個良好的傳統,積極向教育界捐款,杜邦家族成立了專門的家族基金會向美國經濟特權階層的教育事業提供捐款。僅在1966年一年內,小伊雷內·杜邦就向賓夕法尼亞的公立學校捐贈了50萬美元,向布林·馬爾學校捐贈了30萬美元,向特拉華的航空學院捐贈了9.4萬美元。在特拉華,杜邦家族也向特拉華工學院捐款。光皮埃爾一人就向特拉華的公立學校資助了1200萬美元。杜邦家的人給學校捐款的目的很單純,那就是讓孩子們從小就形成一種意識,杜邦是一個很友善的名字。

3.真正的商人視信譽為生命

好名聲始於守信譽。失信傳惡聲,守信留美名。經營與交友同理,守信至關重要。

人立天地間,行止言談,時時處處不失信於人而誠篤守信於人,就可以在紛亂萬端的人事滄桑之間遊刃有餘了。

《周書》詠歎道:“允哉!允哉!”允,就是真誠守信用的意思。誠篤守信對企業經營者而言簡直就是一種強大的生命資本,有萬般神奇的功效,它在無形之中左右著經營者的功名事業乃至生命的禍福休咎。

處世為人之道,大概沒有什麼比誠篤守信、取信於人更為重要的了。言行舉止,時刻不可丟棄了這個根本。與人交往時,隻要有這個根本存在,隻要別人還信任,其他方麵的缺陷或許還有彌補的機會。若失去了這個根本,別人不相信了。別人不願再與之共事,不願再與之打交道,那麼,隻能去孤軍奮戰。如今社會,孤軍奮戰者,沒有幾個不失敗的。

守信譽,是一種可敬可佩的美德。人們以講究信用來表達對別人的尊敬。並贏得更多的朋友。

如果同正直爽快的人交友,同誠實守信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這是有益的。同慣於失信的人交友,同善於阿諛諂媚的人交友,同慣於花言巧語的人交友,這是有害的。因此,交友的前提是識人。與素質好的人交友,有時會受益匪淺,獲益無限。在海外闖蕩的華裔商人,為了生存,為了生意,有時還要懂得如何與三教九流打交道,甚至交結朋友。這種轉害為利的舉動,是經商交友中的高難度,它需要勇氣和智慧。

成功的企業家要善於交友,有很好的人緣,關鍵時刻總會有朋友相助。因為他們懂得交友是要投入的,情感上、精力上、時間上、物質上、利益上點點滴滴地培育。那種用到朋友時,想到朋友,“臨時抱佛腳”的做法無疑是下策。當然,商場上的朋友與知心朋友是有差別的,前者大家可以逢場作戲,互惠互利,生意這次不成下次成,隻要雙方有利可圖,自然會走到一起;後者主要是精神上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它可以使你換一種節奏,換一種氛圍,換一個話題,放鬆你的神經,宣泄你的情感。

不管未來信息社會將怎樣改變人類行商處賈的方式,廣交朋友,廣結人緣始終是企業家成功的基礎和依托。

因為,守信譽帶來好名聲,好名聲帶來好運氣。

在生意場上,商人的良好形象可以為商人帶來好的運氣和財富,很難想象一個形象不佳、聲望很低的商人會大受歡迎,值得信任。

一個精明的生意人,理應懂得,形象就是資本,必須善於轉移人們對其不大欣賞的角色的注意力,巧於滿足和迎合周圍人的願望與需要,那麼,你就有幸財源滾滾。

隨著財富的增加,卡索吉設想成立一個國際性聯合大企業,在各主要國家設立辦事處,在世界各地進行投資。

卡索吉雇用的大部分助手從事於拿合同掙來的錢進行投資。他在38個國家擁有了企業。

卡索吉知道,從A到B的捷徑有時是通過C。1975年12月12日,卡索吉創建的“三聯”基金會在華盛頓成立。

基金會成立的消息一經傳開,研究中東問題的大學和機構要錢的申請就像雪片般飛來。

卡索吉資助了很多其他項目,其中包括為美國學生去中東考察提供資金,組建國際金融學院,專門訓練第三世界國家的學生等。國際金融學院是根據“三聯”公司的建議組建的。因為,沙特阿拉伯的銀行隻向企業貸款,而卡索吉希望鼓勵沙特阿拉伯的銀行為所有用戶的需要服務。學院的建立為把美國的銀行經營方式引入沙特阿拉伯提供了一條渠道。

基金會為學院的成立贈款11.5萬美元,同時捐贈5萬美元作為獎學金。

卡索吉心裏也很明白。他把基金會搬到了倫敦,並將其改名為卡索吉基金會。

在“三聯”基金會存在的僅一年的時間裏,它總共向外支付了70萬美元。

雖然建立了基金會,確定了對申請進行繁瑣審查的程序,支出款的大部分還是從卡索吉個人的支票本裏開出來的。事後再由基金會對卡索吉進行補償。

根據基金會的秘密記載,1976年的一年,卡索吉為在馬尼拉修建的一座清真寺寫了一張1.5萬美元的支票;為麥地那的伊斯蘭寺院學校開了一張10萬美元的支票;為貝魯特清真寺捐贈了一張10萬美元的支票;為阿拉伯新聞出版協會贈送了一張2.5萬美元的支票;奉送巴黎的法國孤兒協會一張5000美元的支票。

如何用手裏的金錢換得更多的金錢?這一點,阿德南·卡索吉自有其獨到之處。

卡索吉的處世風格更明顯地表現在,第一是如何賺錢,第二是如何花錢。他追求權勢的支持,追求人際關係的通達,追求奢靡豪華的生活方式,始終堅信的一點是:要把錢花出氣派來。

也許,卡索吉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一個富翁:第一,他認為,權力就是金錢,因此他不惜任何代價去追求各方權力的支持;第二,他認為,不論幹什麼他都必須勝過所有的人,因此他的任何舉動極盡鋪張,且從不在意他人說什麼;第三,他重信義、講人情,施舍也好,捐贈也罷,對他人的要求,他差不多是有求必應。

當然,卡索吉最終的目的依然是:用手裏的錢去賺更多的錢。

卡索吉厭惡被稱為軍火商。一個商人的外貌能賦予卡索吉體麵的社會地位。他不再被稱為軍火商的中間人,取而代之的是投資家的名望。國家首腦對他在該國投資的行為大為欣賞。所以當卡索吉試圖向他們的國家出售整套防務體係時,他們會做出更有利於卡索吉的反應。

由於轉移了人們對他作為經紀人的角色的注意,作為經紀人的卡索吉賺到了更多的錢;在滿足周圍人的願望的同時,卡索吉使自己的願望得以滿足。由於巧妙地迎合了人們的需要,卡索吉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