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煢煢孑立(四)(2 / 2)

崔持儀說不要緊,“你不需要做什麼,以前有阿兄幫襯著,他那樣為難我是看在眼裏的。他如今去了,未必不是解脫,於我來說一個人反而更好。我還年輕,有的是時間和耐心同他們周旋,想到他們父子心裏也是寬慰。”

長孫姒看她平和的神情,開解的話對於一個活得通透的娘子來說反倒多餘,隻道:“持儀,雖然你今日說了這些,可我卻不能答應你什麼。我需要些時日好好想想,至少在我走前,我會想辦法把決定告訴你。”

她倏然笑開說好,“你若是應下,就去看看我屋後的那些辛夷花,這些日子它們長了花苞,我時常坐在門邊。你隻要去了,我便能瞧見你。”

長孫姒點頭,就瞧著她從袖子裏取出個三寸長寬的方盒遞來,“這是你阿兄替你琢磨的玉印,我來時去過一趟藏書閣,裏頭沒有人,倒是發現了這個。不過上頭落了印泥,這人心呐,就像這印,一旦招惹了朱砂泥,就算洗得再幹淨也不是原來的模樣了。”

她抬起頭來看崔持儀,瞧著她笑得意味深長,琢磨她話裏說的那個人是誰。長孫瑄是個精細的人,既然說要把這印送給自己,就絕不會再落了印泥。

她要問,卻瞧著崔持儀緩緩地起了身,“我要走了,時辰晚些他們都要醒了。”

她攙著她去門口,忍不住問:“小世子他,今年也該六歲了吧?”

崔持儀鮮少笑得如此溫柔過,應了一句是,“他是個漂亮的孩子,眼睛像阿兄,會說話。一出生就會笑,你知道嗎,”她轉過頭來同她道:“他們以為我沒有看見,孩子的左腳背上有一塊印,像個黑月牙,真有趣!”

到了門邊,崔持儀站在半斜的燭影下,她站在陰暗裏,最後問道:“前日晚上,你在佛堂裏唱的歌謠,是誰教你的嗎?”

崔持儀點頭,她又問道:“是孫氏?”

她有些訝然,目不轉睛地盯著她瞧,“即便你不來救我,我也是感激的。”

她最後還是泄露了急迫的情緒,長孫姒再抬頭時她已經下了台階。外頭的雨霧蒙蒙,她也沒撐著傘,歡快地跳出了院子。長孫姒這才發覺,偌大的靈堂內外,再沒有一個人影。

南錚悄無聲息地站到她背後,垂眼瞧時,她正仰麵同他抱怨,“你不是說不會替我拿主意麼,如今這算怎麼回事?”

他笑得雲淡風輕,“我沒有替你拿主意。”

“那你還支走了王府裏守靈的人,讓她來同我說話?”她揪住了他衣襟上的碧玉,“你是沒有替我拿主意,讓她來這麼以說,我還有什麼拒絕的餘地?阿錚啊,你打心底裏是不想讓我放棄吧?”

“何以見得?”

她恨不得把手裏的碧玉給扣下來,“你方才目不斜視,避嫌情有可原;可是持儀一眼也不看你,卻又極其安心地把這些話當著你的麵說給我聽。她能來,你是不是去勸她了?”

“你放棄,日後會後悔!”

“是你後悔還是我後悔?”

他看了一眼揪在胸口的手,笑道:“你和我,有區別麼?”

長孫姒:“……”

第二日近暮,雨停下,崔持儀接了長孫姒代聖人新擬的悼文,擺香案宣讀時還是前些日見到不諳世事的迷茫模樣,一字一頓,時不時還皺下眉頭。長孫姒撇開眼,攥緊了袖子裏的玉印,埋著頭繼續想去歸州還是回絳州。

第三日白日她一直守在靈堂外頭,也不願意同誰說話,大抵到了天降暮色才做了決定,回了院子叫煙官重新整理行囊,她等著趙克承查牆頭外的腳印,正愁沒事做。

手底下快忙完時,慕璟問訊趕來,她幾乎可以立刻放包裹走人。他倚在柱子上問趴在美人靠上發呆的長孫姒,“是要回行宮嗎?”

她懶洋洋地回過頭來,不答反問:“你要一起?”

他聳了聳肩,“我回京城,有一段同路。”他瞧她迷茫,妥協道:“好,沒有同路的地方,可我尚不習慣陪在你身邊的是南錚!”

“所以,你趁機想要多習慣?”

慕璟被她氣得不輕,想要捏她的臉,可最終還是在袖子掙紮到死,“南郭先生的案子你不打算過問了?家裏老頭兒還惦記著老友的事兒呢,回去我該怎麼麵對他希望的眼神?”

她並不打算把她的行程告訴他,回過身去繼續發呆。

慕璟盯著她的背影皺了眉頭,他們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