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 船到橋頭(1 / 2)

“劉靖和?藥監局的劉副局長?開玩笑,他一個行政幹部同我們企業摻和什麼?”華茂之冷笑著反問。“在這個原則性問題上,我們把握得很好!”

看見華茂之打死不認帳的樣子,李旭晨低了低頭,把聲音壓了壓,小聲說道:“可我們切實發現了劉靖和在你們藥店入股經營的證據呀!華經理,你真的要看一看嗎?你也知道我們的政策,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包庇縱容,絕不估息!”李旭晨的話裏帶有絲絲挑逗的意味。

“證據,什麼證據?”華茂之臉上有汗珠開始滴落,說話的聲音裏透著些緊張。但還是強撐著:“你們既然查到了證據,還找我幹什麼?”他不到黃河不死心,決心要一看究竟。

華茂之不知道,紀委辦案講究辦成鐵案,證據確鑿,物證、人證齊全。其實,專案組在和華茂之談話以前,就已經組織人手以例行審計為由調取了康正藥店近年來的全部財務帳表,為了避免打草驚蛇,在華茂之走了之後,這一切行動才進行。據剛才調整的紀檢幹部彙報,他們已經拿到了第一手的財務資料。

對當事人進行談話,可以發現更多的違紀線索。卻沒想到,這華茂之倒是個講義氣的,不見棺材不落淚。

李旭晨向一旁的紀檢幹部魏致遠擺了擺手,魏致遠快速出門去了,不一會拿進一紙目錄,上麵清晰地記載著康正藥店去歲年終分紅情況。

華茂之不再言語,他緊閉雙唇,似作仔細權衡。

事已至此,即使自己不開口,專案組未必就找不到其它證據;即使自己不開口,專案組未必不會去找陳大倫,都是難兄難弟,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成全了他們,是好是壞,都由自己承擔吧。

其實,關於劉靖和在康正藥店入股的事,華茂之和陳大倫也曾經反複計較過。

凰城藥界,九泰藥店一枝獨秀,凰城藥材批發公司下屬三個子公司次之,其它藥店大都半死不活,僅能維持運轉。康正藥店卻生意艱難,陳大倫另有生意在身,這個藥店對他來說,乃是九牛一毛,可對於華茂之來說,卻是他的全部家當。

那個時候,凰城藥監局剛剛成立,新上任的局長、新選拔過來的幹部、新的陣容和作派,他們把個藥品市場管得嚴嚴實實。今天查住了這家藥店把保健品當作藥品擺上了櫃台,明天查住那家藥店亂發小廣告擾亂市場,一時間,各家藥店人人自危,各家藥店整改當頭。

康正藥店也不例外,華茂之燒香拜佛拜在了劉靖和的門下。

劉靖和哪在乎他七拚八湊才拿出來的那點的東西?華茂之左琢磨右琢磨,才明白這劉靖和想的大呢,想在藥店插一杠子呢!

自古以來,沒“官”難成大事,沒“官”成不了事,這不死不活、半死不活的藥店,興許劉靖和能讓他興盛?也未可知。抱著這樣的態度,華茂之和陳大倫一合計,決定和劉靖和三人合夥幹。

劉靖和拿了10萬現金,另加他的人脈,象征性地入了股,卻占股權的20%。要知道,對於開一個藥店來說,10萬元簡直就是九牛一毛。開個象樣點的藥店,沒個400-500萬,連架子都搭不起來。當然,關鍵點上,劉靖和還是清醒的,他寫的是老婆杜秀麗的名字。

有了這麼優惠的條件,劉靖和對康正藥店的經營格外精心,不遺餘力、全力以赴。藥店同外麵打交道的事,幾乎全是劉靖和背後去做一時間,華茂之倒優哉遊哉了。這就叫“拿錢買逍遙。”

……

自從劉靖和入股後,康正藥店的生意就風生水起?來了個大翻身。。

你道為何?

其一是,一成不變。藥監局隻管檢查別家藥店,對康正卻是不聞不問,管你什麼亂七八糟的藥品、保健品,不一而足,隻要吃不死人,隻要不出大問題,隨你銷售個不亦樂乎?

其二是,好事成雙。時值合作醫療推行,凰城市民人手一張醫療卡,卡上的錢隻能存入,不能取出,隻能在藥店、醫院消費,其它地方不能使用。

華茂之卻想得更遠大,他把一堆堆的保健品擺上了櫃,他把洗衣粉、香皂擺上了櫃,什麼烏作八糟的東西康正都擺上了櫃,隻差油、鹽、醬、醋、茶了,不,茶葉,康正也賣上了,和中藥擺在了一起銷售,全部可以用醫療卡結算。

市民們喜不自禁,這張卡,這麼厲害,在康正藥店,什麼也能買到呀!也隻有在康正藥店什麼東西都能買呀!一時間,康正藥店生意興盛一時。

其三是,三喜臨門。恰逢九泰走換將,老張走,小張上,九泰的生意一蹶不振,康正卻正好打了個插邊球,以前,眾人一窩峰似的擁向九泰,現在,眾人是四分五裂,各家藥店都分得了一杯羹,康正、康和堂趁崛起。生意從此蒸蒸日升。

其四是,四進發財。藥品批發一直就是個肥差,誰不想試試身手。隻是辦理藥品批發許可證,條件多、門檻高,一般人辦不下來。可對於康正藥店來說,那都是小菜一碟,沒辦理批發證,照樣敢批發,不僅對上門的小藥店主進行批發,而且敢明目張膽的送藥下鄉、送貨上門,那銀子汩汩就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