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待人處世要以情動人(3)(2 / 3)

隱士毫不遲疑地從行囊中掏出寶石,微笑道:“不要說看一看,就是送給你也沒問題啊!”

旅人大喜過望,連忙伸手接過寶石,道謝之後,便和隱士分道揚鑣,繼續趕路。旅人邊走邊想著,有了這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石,自己的下半輩子就再也不用發愁了,臉上不由露出了心滿意足的笑容。

過了幾個小時之後,隱士聽到身後遠處有人不停地叫喚,他停下腳步,原來是剛才的那個旅人。隱士攤了攤手,笑道:“如果你還要寶石,我可是沒有了!”

旅人氣喘籲籲地趕到隱士麵前,將那塊寶石還給了他,說道:“大師,我可不可以鬥膽地再向您要求一些更寶貴的東西?是什麼樣的力量驅使你願意將這塊價值非凡的寶石送給我?我想要的是你的那種力量,能不能送給我?”

故事中那位旅人茅塞頓開之後,匆匆趕回來向隱士請求的神秘力量——待人處世之道,也正是宇宙間最大的一股力量;是所有重要的宗教都在追尋的真諦,也是能夠克服一切誘惑的最大動力。

奉獻愛的力量無所不在,隻是人們常常容易因此而忽略它的重要性。擁有真正愛的力量,任何人在我們的眼中看來都是具有優點的;任何事情在愛的領域來加以詮釋,都是為了對我們有所助益而特別存在的。

因為有了愛,我們得以更清楚地確認自己存在的無限價值,使得生命的潛能能夠全然地發揮;因為有愛,我們更懂得尊重每一個人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不致妄想擅加操控或專製地統禦。因為有愛,我們可以最終走向圓滿做事的最終目的:通向圓滿的人生。

8.用真心感動別人

一個人隻要對別人真心感興趣,在兩個月之內,他所得到的朋友,就比一個要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在兩年之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用真誠感動別人正是從這其中而來。

他是誰?你明天走在街上可能碰到他。當你靠近他十尺之內的時候,他會開始搖搖尾巴。如果你停下來,拍撫他,他的心就幾乎會從他的皮膚裏跳出來,讓你知道他是多麼地喜歡你,而且你知道他這種熱情表示的後麵,並沒有隱秘的、不明的動機:他並不要買你的房地產,他也不要跟你結婚。

你是否曾停下來想過,狗是唯一不必為三餐而工作的動物?母雞必須生蛋;母牛必須生奶;鸚鵡必須唱歌,但是狗隻要給你友愛,他就有三餐可吃。

可能很多人在小時候都有過養狗的經曆。可以說狗是我們每個人童年的快樂源泉。每天放學的時候,它就坐在前廊,一雙美麗的眼睛不斷地注視著走道,當它一聽到我們的聲音,或看到我們搖蕩著飯桶朝它走來的時候,它就飛也似地跳出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出來迎接我們,又跳又高興地叫著。

可是當我們長大的時候,我們那孩提時代的忠實伴侶,可能已經老了,死了。它死的那一幕可能我們永遠也無法忘記。

狗狗們從來也不曾讀過一般研究人們心理方麵的書,因為你們不需要讀。你憑直覺就知道,一個人隻要對別人真心感興趣,在兩個月之內,他所得到的朋友,就能比一個要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在兩年之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再重複殺上麵這句話:你隻要對別人真心感興趣,在兩個月之內,你所得到的朋友,就能比一個要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在兩年之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

但是許多人一生中都不懂得這個待人處世的道理,錯誤地想辦法使別人對他們感興趣。

當然,這種方式沒有用。別人不會對你感興趣的。他們隻對他們自己感興趣——不論是早上,中午,或晚飯之後。

紐約電話公司,對電話中的談話做了一項詳細的研究,想找出哪一個詞最常在電話中被提到。你猜到了,這個詞就是第一人稱的“我”。在500個電話的談話中,這個詞被使用了3950次。

當你拿起一張你也在內的團體照片,你最先看的是誰呢?

如果我們隻是要在別人麵前表現自己,使別人對我們感興趣的話,我們將永遠不會有許多真實而誠摯的朋友。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以這種方法交來的,以真心打動別人,你才能獲得真正的友誼,贏得別人的尊重。

拿破侖試過這種方法,而在他跟約瑟芬最後一次見麵的時候,他說“約瑟芬,我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幸運的人;因為,在此刻,你是世界上我唯一能夠依賴的人。”而曆史學家們則懷疑他是否真的能夠依賴她。

已過世的維也納著名心理學家亞佛·亞德勒,寫過一本叫做《人生對你的意識》的書。在那本書中,他說:“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於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