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待人處世要以情動人(1)(1 / 3)

小測試:你會以情動人嗎?

假如你向樹林深處走去,你覺得將會遇到甚麼呢?

A.人

B.動物

C.土人

D.仙女

說明:

選A說明,你是個堅守常規的人,你不會做有損倫理之事,你對別人始終如一,你也會要求別人對你從一而終,所以在待人處世中的你是個心眼比較小的人,因此不善於情動人。

選B說明,你是個不愛發脾氣的人,而且很易相處。你喜歡以感動別人的方式來對待別人。你能包容別人的一切,即使對方做錯了事,你也不願和他爭吵。但一味的忍氣吞聲,可能會助長對方得寸進尺。

選C說明,你擅於與人交往,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你對別人的寬容,很容易讓別人感動。但是這種心理,似乎有些過於自信與驕傲。

選D說明,雖然你沉溺在完全自我的境界裏,但這也是你的魅力所在,你也意識到自己這一特長,所以也引以為傲。因此你絕不會與自己性格相異的人交往,在待人處世對,別人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委曲求全的事你絕對不屑一顧。

在待人處世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人或事。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不妨試一下用言語或行動的方式說一些令對方感動的話,或者做一些讓別人感動的事,這樣,待人處世方麵所遇到的種種困難,可能就會迎刃而解。

1.說軟話,感動別人

在日常的待人處世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脾氣很怪的人。其中有一種人就是“吃軟不吃硬”,對待這種人,來強硬的不行,來軟的,往往很好辦。你在辦事過程中,如果遇到這種人,為求順利、順心,就應該適應其性格,盡量與他說軟話,說尊敬他、讚美他的話,以求得到他的同情、理解、寬容、原諒,獲得他的支持幫助,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1)說引起別人同情的話

有人說女人告狀比男人強,因為女人說著說著眼圈兒就紅了,眼淚就不由自主地淌了下來,聽者就是鐵石心腸,也免不了會動惻隱之心的。

這話頗有一定道理,可是,事實上,大多數告狀者都是心裏有氣,積鬱已久,一旦有了訴說機會,總是難抑內心激動,往往情緒憤懣,言詞激烈,給人的感覺倒不像是一個受害的弱者,而是一個咄咄逼人的強者。

有位遭人欺淩的受害者在向某領導告狀時十分衝動,口出狂言穢語,使得這位領導很是反感,因而,問題遲遲未能解決。後來,此人絕望了,痛苦不堪,幾欲輕生,反倒引起了這位領導的同情與重視。

當然,這並不說,凡告狀者都要擺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流下幾滴眼淚。而是說,告狀者在請求解決問題,應該調動聽者的同情心,使聽者首先從感情上向你靠近,產生共鳴。這就為你問題的解決打下了基礎,人心都是肉長的,隻要你將受害的情況和你內心的痛苦如實地說出來,處理者是會動心的。

一天,一位老婦人向正在律師事務所辦公的林肯律師哭訴她的不幸遭遇。原來她是位孤寡老人,丈夫在獨立戰爭中為國捐軀,她靠撫恤金維持生活。前不久,撫恤金出納員勒索要她交一筆手續費才可領取撫恤金,而這筆手續費是撫恤金的一半。林肯聽後十分氣憤,決定免費為老婦人打官司。

法庭開庭。由於出納員原來是口頭勒索的,沒有留下任何憑據,因而指責原告無中生有,形勢對林肯極為不利,但他十分沉著、堅定,他眼含著淚花,沉痛地回憶英帝國主義對殖民地人民的壓迫,愛國誌士如何奮起反抗,如何忍饑挨餓地在冰雪中戰鬥,為了美國的獨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曆史。最後,他說:“現在,一切都成為過去。1776年的英雄,早已經長眠地下,可是他們那衰老而可憐的夫人,就在我們麵前,要求申訴。這位老婦人從前也是位美麗少女,曾與丈夫有過幸福的生活。不過,現在她已失去了一切,變得貧困無靠。然而,享受著烈士們爭取來自由幸福的某些人,還要勒索她那一點微不足道的撫恤金,有良心嗎?她無依無靠,不得不向我們請求保護時,試問,我們能熟視無睹嗎?”

法庭裏充滿哭泣聲,法官的眼圈也發紅了,被告的良心也被喚醒,再也不矢口否認了。法庭最後通過了保護烈士遺孀不受勒索的判決。

沒有證據的官司很難打贏,然而林肯成功了,這應歸功於他的情緒感染,駕馭了聽眾及被告的心理,達到了理智與情緒的有機統一,收到了征服人心的效果。

(2)說認錯的話

任何一個人,在待人處世的過程中難免會出這樣或那樣的失誤。高明者往往能正確麵對失誤,引咎自責,勇敢地自我批評,真誠地向人們道歉、認錯,從而反敗為勝,維護了自己的信譽,再次取得他人的支持與幫助。

全世界很多人還都記得,20世紀末美國總統克林頓與白宮事務員萊溫斯基的色情緋聞,曾鬧得整個世界沸沸揚揚,使得克林頓總統的名譽掃地,也嚴重地影響美國世界老人的形象。正當美國人怒不可遏,要聲討克林頓總統時,克林頓卻一反過去高高在上的威嚴,以低眉順眼的悔恨姿態,在電視上向全國人民及他的妻子、女兒作了公開的認錯、道歉。他的這一行為,又兼以他的政績突出,美國人民和他的妻女終於原諒了他。克林頓用認錯的方式保全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