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應變力也是戰鬥力,而且是重要的戰鬥力。得以生存的不是最強大或最聰明的物種,而是最善變的物種。”這種應變力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主要表現為創新能力,創新是高速發展最有力的支撐。傑克·韋爾奇說:“在目前這個競爭激烈的新經濟時代,缺乏創新、不思進取對一個創業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創新,就是指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能夠勇於突破常規思維的束縛,提出新的獨到的見解與方法,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在不斷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創新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勤於思考是創新者的必備素質。
思考和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人的事業永葆生機的源泉。做事缺乏思考和創新,最多隻能把一件事做對,而不能把一件事做好。所以,我們要提高做事的效率就要有勤於思考、積極創新的意識和敢為人先的勇氣。換個角度看問題
一個猶太人走進紐約的一家銀行,來到貸款部,大模大樣地坐了下來。“請問,先生我可以為您做點什麼?”貸款部經理一邊問,一邊打量著來人的穿著:高級皮鞋、豪華的西服、昂貴的手表,還有鑲寶石的領帶夾子。
“我想借些錢。”
“好啊,你要借多少?”
“1美元。”
“隻需要1美元?”
“不錯,隻借1美元。可以嗎?”
“當然可以,隻要有擔保,再多也無妨。”
“好吧,這些擔保可以嗎?”
猶太人說著,從皮包裏取出一堆股票、國債等等,放在經理的寫字台上。“總共50萬美元,夠了吧?”
“當然,當然!
不過,您真的隻要借1美元嗎?”
“年息為6%。隻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後歸還,我們可以把這些擔保物還給您。”
“謝謝。”
猶太人說完,就準備離開銀行。
一直在旁邊細心觀察的分行行長,怎麼也弄不明白,擁有50萬美元的人,怎麼會來銀行借1美元?他慌忙追上前去,對猶太人說:“啊,這位先生……”
“有什麼事情嗎?”“我實在弄不清楚,您擁有50萬美元,為什麼隻借1美元?要是您想借30萬、40萬美元的話,我們也會很樂意的……”
“請不必為我操心。隻是我來貴行之前,問過了幾家銀行,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很昂貴。所以嘛,我就準備在貴行寄存這些股票。租金實在太便宜了,一年隻需要花6美分。”
通常情況下,人們是為了借款而抵押,並且總是希望以盡可能少的抵押爭取盡可能多的借款。而銀行為了保證貸款的安全,從不肯讓借款額接近所抵押物的實際價值。所以,一般隻有關於借款額上限的規定,不對下限規定,因為借款者自己就會管好貸款。能夠鑽這個“空子”,換個角度思考問題,這就是猶太商人在思維方式上的“精明”。
有一位債主向債務人討債,逼迫他說:“不還錢沒關係,拿你的女兒來抵債!”說著,便從地上黑白混放的石堆裏撿起兩顆石子來,狡猾地笑著說:“來吧!我手中有一邊是黑石頭,一邊是白石頭,你選一個。如果選中白石頭的話,欠的錢無限期延期;如果選中黑石頭的話,嘿嘿,就拿你的女兒來抵債!”
其實,債務人已看到債主拾起的兩顆石子都是黑色的石子。不論選擇哪一邊,女兒都得給人家,但又不能拒絕選擇……終於,債務人勉強地伸出手來指著其中的一個拳頭,作了選擇。但在要接過石子的時候,他故意不小心把石子掉到了地上。地上滿是黑白石子,誰也找不出到底哪一個才是剛掉下去的石頭,這時,債務人一副抱歉萬分的神情:“對不起,我把石頭弄掉了。你手中的石頭是什麼顏色的呢?”
結果因為留在債主手中的是黑石子,所以就證明了債務人選的是白石子,化險為夷。
像這種情形,如果一味繞著“選或不選”的問題傷腦筋的話,是無法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的,但如果重新思考,換個角度看問題,卻能從另一個角度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換個角度看問題對於一般人來說,或許不習慣,這種思考方式是一種全新的突破,是一條成功的捷徑。一個人要想成功,最要緊的是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因為別人沒有走過,這條路可能會有更多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