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生活中,語言運用上尤其要注意。分派工作,用商量口氣;詢問理由,盡量平和;批評教育,注意場合、分寸;說服必須以情動之、以理服之、以行導之。讓昔日同事感到“他(地)升官後仍是咱們的一員”。這樣,同事們也就“接受”你了,悲觀、抵觸情緒自會減少、消除,以後的工作也就容易開展了。
2.用公開、坦誠的態度與昔日同事做一次溝通,讓其宣泄不滿或消除自卑情緒。例如:和昔日同事開誠布公地談談,征求對此次人事變動的意見,讓他們把心中的所有的感受全部講出來,即使雙方不能達成共識,不能徹底消除他心中的不愉快,至少他宣泄了感情,不會總在背後搞“嘀咕”那一套,並且他知道新領導對他態度友好,比較尊重他,這為進一步溝通起了重要作用。
3.善於預播意見的“種子”。在實施一次估計可能有些用力但實際上沒有什麼風險的決策之前,先把它巧妙地“轉交”給昔日同事們討論,讓他們得出其實早就是自己的“想法”與結論,給部屬們一個“有我參與”、“倍受尊重”的感覺。一旦他們心裏有了這種意識,那麼,不管是集團或組織的目的,就會像是自己的目的一樣,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當然,更多的時候,領導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去誘導昔日的同事們,使他們覺得像在自己決定、決定自己的事情一樣。有一位廠長,當他要在工人中間施行一個毫無危險的計劃之前,他常常在少數工人中,種植下他的所謂“意見種子”,讓他們去互相討論著,以為這是他們要提出的計劃,而後再按步驟去實行。
4.在位子上幹一番事業,幹出實績,向昔日同事證實自己的能力。從“同事族”中晉升至上,尤其要“內行”,也就是必須做個“內行領導”,而這“內行”必須靠“才”,隻有自己的“才”在實際領導工作中得到最好的展示和發揮,工作幹出了顯著成績時,昔日同事不僅不會“不滿”、“小看”,還會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心甘情願,盡心盡力地在你手下“當兵”。
5.主動熱心地幫助、關懷他們,以情去感化昔日同事。胸懷要放開闊些,對昔日同事的“不友好”、“不合作”,要持“不在意”的態度,用豁達大度去感化、贏得他們。那些“不友好”的昔日同事、今日之下屬,一般都有很強的好勝心,他們不會輕易求助於你,有的即使困難很大,也會“硬挺”著,顯出“萬事不求你”的氣度,為了讓他們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領導要主動而熱情地關心他們,經常到他們家串串門,聊聊天,了解他們的難處。有難,就要立即幫助,使其得到盡快的解決,當然要在“原則”之下。人非木石,孰能無情?你的真誠幫助,一定會深深感動這些昔日同事,他們在以後的工作中,一定幹得非常出色,與你默契地“配合”。
6.新晉升者應當具有有功推讓,有責擔當的境界。一般說來,工作於出了成績,上級部門會把功勞歸於“領導”頭上,而實際出力的則是下麵的屬員。領導者應該明智點,獎金、分房、晉級、提幹等,按貢獻大小對號入座,依次排列,大家共同享受。而這些昔日同事們,工作本是幹出了成績,卻在方法上出了問題,當領導的,要勇於敢於主動承擔責任,作公開檢查。這樣,就會調動“同事們”的積極性,齊心協力地工作。同時,領導也就會最得屬下尤其是那些昔日同事的擁戴,威望高漲。
晉升後,善於與昔日同事處好關係,這些“同事”就不會悲觀消極,不會討厭、“小看”和“不滿”,而是從心底深處深深地敬重你、親近你、配合你,樂意在你手下“當兵”,給你出點子想辦法,當好你的“觸角”、“外腦”和“眼睛”。
如何與問題同事相處
在辦公室上班其實最麻煩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扯不斷理還亂的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本想默默耕耘把工作做好,可就是有人看你不順眼,千方百計給你製造麻煩,怎麼辦?隻有用智慧去和這些問題同事去打交道,這樣既能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又能保護自己。問題同事大致有以下幾種:
嫉妒心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