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不是敵人
在工作中,往往會因各種原因,遇上若幹對你懷有“敵意”的同事,甚至如人們所說的“小人”,但出於顧全大局,也為自己的發展著想,又不宜讓矛盾激化或是公開化,一時也不能和他們論個是非真假,這就需要有廣闊的胸懷,采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同時,更需要用化被動為主動的心態,把“壞事”變為“好事”,從而為自己創造一個和諧的人際關係,並使之成為鞭策自己的動力。為此,你不妨采取如下幾種辦法:
及時與上司和同事溝通
有些人因為誤會、嫉妒或是自大,會對你產生敵意,在工作上不與你配合,在背後散布你的謠言,甚至給你捏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待你知道這件事後,謠言可能已在單位裏傳播開了,當麵對質,要對方給你一個說法並非明智之舉,一是對方可能矢口否認,二是麵子閹僵了,影響了工作的開展。最好的辦法是及時與上司和同事溝通,選個合適的時間和場合,把自己的情況和想法講一講,讓謠言不攻自破。與此同時,要提醒自己不要用攻擊性的語言,也最好不要針對某人,這樣做隻會使傾聽者誤以為你是在宣泄情緒,反而達不到你的目的,當你與這種同事相處時,就要注意多與上司和同事溝通,多談談自己的工作和想法。如此,反而密切了你和上司及同事的關係,使他們對你有了更多更深的認識,“壞事”就變成了“好事”,大可不必對對方心生怨恨,影響了自己的工作。
注意自我反省並激勵自己
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當你得悉有人對自己懷有敵意時,用不著憤憤不平,不妨對自己進行一番反省,想想自己平常在工作中、在與同事交往時是否存在不妥之處,從而使別人對你產生了抵觸情緒,比如你說話是不是隨意了些,是否談及對方忌諱的話題,或是因為工作方式、語言習慣等不同引起衝突等等,從而在以後相處時,多幾分的謹慎,少說些易引起誤解的話,甚至有必要少談工作以外的事,避免授人以柄,這樣,有助於你在人際交往中更為成熟、穩妥,少些是非。
假如某人對你懷有敵意,肯定會在某些問題上貶低你,企圖使他人對你的能力、才華和業績表示懷疑,你要做出的最好證明就是通過進一步的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出色,而不是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無謂的人際糾紛上。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敵意”對你又是一種鞭策,是你闊步向前的動力,形成這種積極的心態,無疑會對工作和事業的發展很有益處。
通過“中間人”傳話來終止對方的敵意
如果可能的話,不妨以向你透露信息或是雙方都能接受的人為“中間人”,通過他們代為傳話,以化解或是中止敵意。這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把自己的想法和事實告知對方,起到澄清事實真相、消除誤會、溝通了解的作用;二是讓對方知道,你已了解到他(她)的所作所為,從而起到了警示的作用,使對方會有所收斂。
小張和小李本是好朋友,小李與幾位實力派人物競爭處長位置,小張一直在暗地裏給他出謀劃策,可是領導經過權衡,出人意料地任用了一向老實厚道的小張,小李大驚之餘,頓覺自己瞎眼看錯了人,逢人便罵小張:“看起來老實,實則一肚子壞水……”同事也都開始對小張刮目相看,小張意識到老朋友是誤會他了,然而小李根本不會聽他的任何解釋,於是小張找到自己的大學同學,小李的姐夫,讓他出麵把實情一五一十地說給了小李,並敘述了小張被硬推上來的“窘相”,經過姐夫“開導”,小李心裏的那股勁緩和了許多,後來小張處處尊重小李,仍把他當好朋友,小李覺得心中有愧,也開始真正地佩服小張。
多些達觀和寬容的心態,善於化解種種敵意會使你在職場人際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對你的工作將大有益處。
讓自己與眾不同
對於許多人來說,要適應你的工作環境,首先必須與你的同僚相處融洽。而要借同僚之力達到使自己脫穎而出的目的,則必須掌握好與同僚相處的技巧。隻有如此,你才能夠善用外力,鶴立雞群。
千萬別小看看門人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句話除了教導人要有博大的胸懷之外,應該還有一個意義,就是兼收並蓄,求同存異。常言說,不知哪塊雲彩有雨。同樣,你永遠也說不準哪一天誰會成為對你最有幫助的人。
老百姓有一句話得很好:千萬不要小看看門人,你知道看門老頭的兒子是幹什麼的?道雖不同亦可為謀。常言道:道不同不相為謀。其實,這是一種較為常規的淺見。對於許多成功的人來說,道不同也可為謀。這樣說並不是出自於我們所習慣的或公認的道德或行為的合法性,而是從我們每一個人的自身利益出發。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相互包容能夠帶來更好的結果。因為即使是那些觀點與你極端相左的人,甚至是那些你認為的臭狗屎、下三濫也可能對你十分有用。好主意也許就在你與他們的接觸或厭惡中產生。有機會感染到細菌,我們才產生抗體,有了失敗的教訓,我們才有了成功的基礎。當然,相互包容接納還會增加這樣的一些機會,使與你觀點不同的同僚願意靜心下來,了解你的動機並幫助你成功。包容還會衍生出許多有利於你的因素,比如包容會消除不信任情緒,產生信賴感,還可以使持不同見解的同僚產生公正感,增強你趨向目標的合力。通常情況下,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能夠得到公正的對待,當我們認為不能夠被公正對待時,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會產生激烈的抵觸情緒,因此,善於用包容去化解對抗情緒是社交的重要技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