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如何與特殊性格的人相處(4)(1 / 2)

如果他是你的老板,在他的麵前不要亂出點子。盡量照著他的意思去做,他會把他的意思講得很清楚,因為他怕你笨,所以他會多講一遍。最後,再問你一次,懂了嗎?等你回答懂了,他才放心。有時,他會禮貌性地問你一下,對他的做法,有沒有意見?你就立即肯定他的做法。此時你若稍有猶豫或再多問兩句,都會被他嗤之以鼻。

和這類人同事不要多說話,冷眼觀察,隻有讓他嚐到一些失敗的苦果,才能真正地改變及幫助他。

對這種部下,交一些難度較高的工作給他做。做成功了,也不要讚許;做失敗了,交給別人做。別人做成功了,讓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不用訓練他和告訴他做事的方法,他聽不進去。多花一些精神在別人身上,對他絕對是有益的。

怎樣與心胸狹窄的人相處

心胸狹窄者最典型的代表人物莫過於三國時期的周瑜了。周瑜是東吳的都督,諸葛亮是西蜀的丞相,他們為了抵抗曹操百萬大軍的南下,共商國計。周瑜見諸葛亮處處高自己一籌,便妒火中燒,屢次加害;諸葛亮則處處從聯合抗曹的大局出發;不計較個人的得失與榮辱,從而保證了吳蜀的軍事聯盟,打敗了曹操83萬大軍,為自己的事業奠定了興旺發達的基礎。

心胸狹窄的人的基本心理特征有二:一是容不得人;二是容不下事。心胸狹窄的人,對比自己強的人嫉妒,對不如自己的人又看不起。他們生性多疑,一點小事也常常折騰得吃不好睡不著。

怎樣與心胸狹窄的人相處呢?諸葛亮為我們樹立了典範:

要有大度的氣量

與心胸狹窄的人相處,肯定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果缺乏氣量,與之斤斤計較,就無法相處。相反,如果氣量大度,胸懷寬闊,就會使那些不愉快的事化為烏有。同時,對心胸狹窄的朋友也是個教育。

諸葛亮之所以能對周瑜的嫉妒和迫害毫不計較,是因為他目光高遠,時刻想的是如何聯合東吳打敗曹操,保衛國家。所以,他能從個人的恩怨中解脫出來,重事業,輕小侮。朋友之間也應如此。假使對方因心胸狹窄,做出對不起自己的事,我們應從有利於工作和團結的大局出發,能諒解的就諒解,能忍讓的就忍讓,不應為個人而斤斤計較或耿耿於懷。

要有忍讓的精神

朋友因心胸狹窄,做出了對不起自己的事來,不忍讓又怎麼辦呢?除非鬧翻,分道揚鑣。忍讓,決不是軟弱,而是心胸寬闊、風格高尚的表現。

當然,我們提倡忍讓,並不意味著放棄原則。一個人心胸狹窄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方法上的形而上學。由於他們習慣於孤立地、靜止地看問題,因而目光短淺,不能認識事物的多維性。比如周瑜,他隻看到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如果幫助劉備強大起來,將威脅到東吳稱霸,而沒有認識到麵對曹操的百萬大軍,如果嫉賢妒能,破壞了蜀吳聯盟,隻能個個被曹軍擊破。諸葛亮卻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才一方麵“大人不計小人過”,另一方麵巧妙地同周瑜進行鬥爭,使他無法破壞聯盟的計劃。由此可見,心胸狹窄的人極容易錯誤地估計形勢,錯誤地對待人和事。因此,對心胸狹窄的人發揚忍讓精神,絕不意味著遷就他的錯誤。

對朋友的心胸狹窄應該忍讓,但對他的錯誤思想和行為不能遷就,這才是忍讓的全概念。

怎樣與愛發無名火的人相處

朋友中總有這樣一種人,當自己遇到不順心的事時,便遷怒他人,對素不相幹的人無端發火,無緣無故傷害別人的感情。本來嘛,誰也不欠誰什麼,幹嘛要當人家的“出氣筒”!這股窩囊氣是難受,然而,為此而告吹友誼也的確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