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如何與特殊性格的人相處(3)(1 / 3)

巧妙拒絕

有些人習慣成癖,你暗示、提醒,或者直言相告,對他都不起作用,他依舊我行我素,而且還常常打擾你、影響你。這樣,你隻有設法躲避,或故意冷淡、或巧妙拒絕。可根據對方的時間來躲避,如對方通常在晚上七點左右串門,那你就在這個時間前一些外出一下,以免被他纏住。假如您無法躲避,對那些無話找話、無話坐半天的常客,可不泡茶、不遞煙,以示故意冷淡,或者一個勁地打哈欠、打瞌睡給他看。如果對方還不肯走,那隻好直截了當謝客。當然,謝客一定要有理由,譬如說自己身體有點不適,想睡覺了,或者要外出辦點事,是不是以後選個時候再聊,等等。拒絕是難堪的,但隻要方法巧妙、措詞恰當,也不一定會傷害彼此感情。

不拘小節的人對別人也往往不計較,但您不能跟著他不計較,以免他更加隨便、更加放縱。因此,我們要盡量妥善應對不拘小節的事,同時自己也要盡量避免成為不拘小節的人。

怎樣與“狂妄”的人相處

人們常常把那些舉止高傲,自命不凡,待人接物時而流露出不屑一顧的神態,語調亢奮,用詞尖銳的人稱為“狂妄”的人。一般來說“狂妄”二字帶有貶意,它使人們產生一種刻板的心理,這成為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因而如何與“狂妄”的人相處就成了人們關心而棘手的問題。

在我國,人們一般習慣於把那些自信和自負的人的言行統稱為“狂妄”,而不將兩者區別開來。一類是自信的人,另一類是自負的人。自信是創造意識的反映,自信的人時時處處相信自己掌握著真理,他們從不懷疑自己的所作所為以及自己的全部意識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樣勸解、反對,他們都堅持走自己的路。自信是一種值得肯定的品質,在我國自信的人還不是太多,這類人的心理特點是充分自信,這種自信往往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和橫溢的才華上。諸如高傲、自命不凡、不屑一顧等詞語,實際上是他們自信心在某種性格條件下的無意流露。他們信服的是真理,而不是人,他們注意獲取信息,卻又不願意在眾人中維持一個一般人所導致的心理失調,他們在社會交往中的心理活動表現為一個複雜的矛盾體。與這類人成功地相處有兩種方式,是一探討式,另一種是請教式。要作探討式的相處,就必須使自己的理論素質和知識水準達到與對方協調的層次。要作請教式的交往就必須處處虛心學習,談話中要盡可能讓對方多講,不可隨便插話,這樣才能使相處維持下去。

自負的人一般對自己缺乏科學的評價,他們實際上並沒有多少學問,往往是自我吹噓,誇誇其談,他們所表現的高傲、不屑一顧等神態實際上是一種心靈空虛的補充劑,以維持其虛榮人的心理平衡。與這些人相處的方式實際上很簡單,乍看起來他們似乎視野開闊,天南地北,無所不談,一付居高臨下的樣子,但隻要就某一問題深入地與之探討,他便會露出馬腳。一旦露了馬腳,他的威風也就自然掃地。另外,與這類人初次相處,可以用你的學識將之“震”住,如果做到了這一點,往後的交往便迎刃而解了。

怎樣與愛貪小利的人相處

一般來說,人們都喜歡同熱情慷慨的人來往,而不太願意同那些愛貪小利的人打交道。不少人都因此失去了一些朋友,有些甚至感到非常苦惱。實際上愛貪小利的人並不一定個個滿身銅臭,在人際交往中要作具體分析。一般來說,在行動上表現為貪小利,其心理過程往往是因人而異的。究其原因,大體上可以從生活習慣和生活觀念兩個層次去考慮。有些人貪小利的毛病是受社會環境(尤其是家庭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一種生活習慣。這樣的人往往缺乏遠大的理想,胸無點墨,生活作風隨便,自尊要求低,得過且過,不求上進。然而這類人心地並不壞,特別是性格外向,毫無隱忌,容易深入了解。同這類人打交道要注意正麵批評、引導他們在工作和學習上下功夫,以提高理想層次。理想層次提高了,自尊的要求就會隨之提高,貪小利的毛病便會相應得到克製。對這一類人的貪利毛病切不可姑息,因為對他們姑息,隻會加重這種不良生活習慣的程度。另外也不可對他們進行諷刺挖苦,因為諷刺挖苦必然會影響其自尊需要的提高。

還有一些貪小利的人,他們的行為是受到一定意識形態支配而反映的生活觀念。這類人往往具有比較特殊的生活閱曆,在生活中受過磨難,生活觀常常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同這類人打交道,采取一般化的說理方法無法解決其觀念形態的問題,而更恰當的方式是真誠地與之相處,用自己博大胸懷去感化對方。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真誠地無微不至地幫助對方。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時間一長,一個處處寬宏大量的人,定會叫這類貪小利的人從內心深處感到慚愧,要知道,當他真正理解了你的一顆真誠的心後,他是會永遠感激你的,由此所建立起來的友誼也一定是純潔的、牢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