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注意交往中談話的藝術。性格孤僻的人一般不愛講話,有時候,盡管他對某一事情特別關心,也不願主動開口。一般來說,隻有談話內容觸到了他的興奮點,他才會開口的。另外,性格孤僻的人喜歡抓住談話中的細微末節胡亂猜疑。一句非常普通的話有時也會使其惱怒,並久久銘刻在心以至產生深深的心理隔閡,而這一點往往以一種非常微妙的形式表現出來,使當事人難以察覺。一旦當事者有所察覺,交往實際上已經宣告失敗了。因此,談話時要特別留神,措詞、選句都要仔細斟酌。
3.與性格孤僻的人打交道,有時很容易遭到對方的冷遇,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要有耐心。“日久知人心”,“事實勝於雄辯”。與性格孤僻的人打交道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
4.多引導對方讀一些有關的書籍,幫助對方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社會觀,在此基礎上建立正確的友誼觀、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並幫助對方逐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隻有這樣,才能使初步的交往真正深化下去。
5.共同參加文化娛樂活動。這樣容易促使對方從孤獨的小圈子中解脫出來,投入社會的懷抱,變得開朗起來,在活動內容和形式的選擇上,要注意多選擇一些輕鬆愉快的主題。比如聽聽相聲、輕音樂;看看喜劇、體育比賽;遊一遊風景名勝。
怎樣與不拘小節的人相處
人的性格脾氣是各種各樣的。有的人注意細節,做什麼事都有個講究,言行、禮儀、服飾、交往等都有個規範。有的人則不拘小節,許多方麵大大咧咧、隨隨便便。講究細節的自有其理由,不拘小節的人也有自己的道理。假如您是前者,在同事中又有些不拘小節的人,他們常常要和您往來,如果您不想傷害彼此的感情,又想減少一些麻煩,那麼,您該如何對待呢?
事先提醒
有些人的不拘小節是在家養成的,到了單位以為也和自己家一樣,無所顧忌。對這樣的人,可事先提醒,要他知道此處不是彼處。事先提醒,可避免尷尬,減少麻煩。提醒時,態度應盡可能和藹些,不要命令式,有時,可用動作示意,不一定要用語言。
行為示範
有些行為事先無法提醒,有些場合,又不適宜用言語表達。對此,不妨采用動作示範的方法,用自己的行為做個樣子給他看看,表示自己讚成什麼、厭惡什麼。行為示範,實際上就是以身作則,如果針對性強,一般效果是不錯的。
委婉勸說
有些不拘小節的人輩分高、資格老,或者擔任一定的領導職務。遇到這種人,可用委婉勸說的方法,讓他明白您不大讚賞他的行為習慣或態度、作風。小吳對麵住著同單位的老金,他是廠裏的工會主席,技術上也有一手,待人熱情誠懇,但就是生活上比較馬虎,不講儀態。夏天,常光著身子,穿條短褲走這家串那戶。小吳是技術科的,中專畢業,作為一個有知識的女性,她很不習慣老金的這種儀態。一個雙休日,老金邀小吳的丈夫去另一個同事家下棋。小吳對丈夫說:“把襯衫穿上,到別人家去總得有個樣子,拖鞋脫了,換雙涼鞋。”這一講,使老金馬上有所覺察,他說:“等一下,我也去穿件襯衫、換雙鞋。”小吳見時機已到,順水推舟道:“金師傅,您這個人很熱情、很隨和,可我覺得在穿著上太不講究了,有時讓人受不了。”待老金穿好衣衫返回,小吳讚揚道:“這一身多神氣啊!金師傅,其實,您是很上穿的。”說得金師傅舒服極了。以後,他漸漸改變了原先不講儀態的習慣。
直言相告
不拘小節的人,言語承受力一般都比較強,因此,有時講他幾句也沒關係。在適當的時候,您可以直言相告,讓他清楚:您不讚賞他的這種行為,並希望以後不要再發生類似的事。馬某平時較隨便,對自己的東西也不大看重。一次,他借了同事小張的一本專業書,幾天後,他還給了小張。小張一看,封麵弄得皺巴巴,再一翻,裏麵批注和塗塗畫畫也不少。小張心裏很不是滋味,他直言道:“小馬,怎麼在我的書上塗塗畫畫,還寫了什麼批注,你該知道,這是我的書,隻有我才有權利在上麵寫,以後得注意點。”直言相告,當然不適宜於所有的人,同時,也要注意場合,在有他人的情況下,更要慎重,以照顧對方的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