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中“泥魚”的藝術
諸葛亮的老對手司馬懿深通韜略,善曉玄機。他一生用過許多計策,“泥魚”之術便是其中之一。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病逝。司馬懿、曹爽共扶太子曹芳即位。曹芳年僅8歲,司馬懿、曹爽接受遺詔輔佐政務。
曹爽是皇親國戚,自小出入宮禁,為人謹慎,深受魏明帝喜愛,但並無政治軍事才能。自與司馬懿同輔朝政以來,兩人發生了矛盾。曹爽奏請皇帝,提升司馬懿為太傅。太傅地位雖高,但是隻掌管文官,並無兵權。因此這是明升暗降。
曹爽獨掌兵權以後,委任自己的弟弟做武官,掌管中央禁衛軍,控製一部分部隊;同時又任用了自己的親信做高官,執掌朝政。握有軍政大權之後,曹爽每天跟親信們飲酒作樂,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懿隻好稱病引退,閑居在家。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也跟他一起辭官。
司馬懿雖賦閑家居,但一直在暗中窺探時機。曹爽對司馬懿也放心不下,就趁親信李勝升任荊州刺史之機,讓李勝去向司馬懿辭行,以便察看他的虛實。
司馬懿聽說李勝來了,就對他的兩個兒子說:是曹爽派他來探看我得病的虛實的。”於是他摘去帽子,散開頭發,登上床榻,擁被而坐,又讓兩個裨女扶著,然後才請李勝進來。
李勝到床前施禮之後說:好久沒有見到太傅了,沒想到您病得這麼重。現在皇帝讓我去做荊州刺史,特意來向您辭別。”司馬懿假裝回答說:荊州那個地方靠近胡人,你要注意守備啊!李勝說:“我是去做荊州刺史,不是去並州。”司馬懿笑道:“你剛從並州來?”
李勝說:“是荊州。”司馬懿大笑道:“你原來是從荊州來啊。”
李勝說:“太傅怎麼病得這麼重啊。”司馬懿身邊的人說:太傅的耳朵聾。”
李勝說:“請借紙筆一用。”這樣,司馬懿才裝作明白了,笑著說:“我耳朵聾了。你是去荊州,要多保重啊。”
說罷,就用手指著自己的嘴。侍奉的裨女端上湯來,司馬懿用嘴去喝,湯灑到衣襟上。
司馬懿硬咽著說:“我衰老了,又病得很重,快要去見閻王了。我的兩個兒子都沒才能,希望你教育他們。你若見到曹大將軍,千萬請他關照我的兩個兒子。”
李勝回去後,把自己所見到的都告訴了曹爽。曹爽非常高興,說:“那個老家夥如果死了,我就沒有什麼憂慮了。”
李勝走後,司馬懿就對他的兩個兒子說:“李勝回去,會把他見到的一切告訴曹爽,曹爽一定不會再提防我了。等他出城去打獵的時候,我們就動手。”
不久,皇帝要去城外拜謁魏明帝的陵墓,曹爽及其手下的人都護駕前往。司馬懿見時機已到,立即發兵起事,迅速控製了都城。他脅迫皇太後,誘曹爽交出兵權。最後曹爽一夥人被一舉剪除,司馬父子獨掌了軍政大權。
司馬懿重掌軍權,靠的是“泥魚”之術。
泥魚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泥魚通曉開閉的秘訣,因此能遇大難而不死。魚兒離不開水,所以當大旱之時,不少魚因失去水分而死亡。但泥魚不同,它不慌不忙地找到一塊不易幹涸的泥地,整個身體鑽進泥裏,然後像冬眠的動物一樣一動不動,這就是動物的策略。這樣,泥魚身上的水分不會失去,能夠生存下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濕潤的時刻來到了。暴雨傾盆,河水猛漲。這時泥魚采取吸水的策略,慢慢地從泥裏鑽出來,在水中過著悠哉遊哉的生活。其他的魚早已死光了,它們的屍體成了泥魚的食物。泥魚得到了很快的繁殖,成了河流裏的統治者。
司馬懿所采取的正是這樣的“泥魚”之術。當曹爽如日中天、炙手可熱時,他就“閉”:及時引退,裝病示虛;但當時機來臨時,他又“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兵權,除掉對手。
司馬懿所使用的“泥魚”之術,至今仍有啟示意義。當形勢不利時,不要亂了陣腳,要用泥魚的策略保護自己,要以頑強的意誌、堅定的信念渡過難關;隨著外部局勢的變化、自己黃金時代的到來,便再一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