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喜怒哀樂,往往需要表達,與別人“分享”。如果你注意觀察和掌握,那就是你找到交談“突破口”的極好時機。在旅館裏,一位同室的旅客為給兒子買到理想的玩具而高興,也為沒買到女兒要的衣服而犯愁。我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竟使他滔滔不絕地向我介紹情況,並拿出“全家福”照片給我看,立即成了“知心”朋友。我在醫院住院時,同病室的一位老農患肺氣腫,他老伴用賣一擔芹菜得的十元錢在街頭給他買了10粒“特效藥”,卻是假藥。老太婆上當後氣得掉淚,我說:“算了吧,雖然扔了十塊錢,卻表明了您對老伴的深厚的感情,值得,值得。”一句話說得滿病室的人都大笑起來,老太婆也破涕為笑。
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也可作為引起交談的“突破口”。你手裏有一本畫報或雜誌,見對方在注視,就主動問:“您想看看嗎?”在火車上,你見對麵或旁邊的人獨坐無聊,可以拿出自己的香煙、瓜籽之類的東西招呼對方同享。不過這些還隻是投其表麵所“好”,至於投其內心“所好”,就更有學問。四川有句俗話叫“逢人減壽,見貨加錢”。對方說她已滿三十了,你偏說:“真看不出來,我以為您最多二十四五歲。”對方手中的水果或小菜,說是5角錢一斤,您就說:“您真會買東西,要是我去買,最少要七八角一斤。”哪個女人不願意別人誇自己年輕,誰不喜歡聽別人說自己辦事精明,尤其這些話出自一個陌生人之口,他(她)會覺得更加難得,你們之間的距離也就隨之縮短了。
見子打子
“見子打子”是借用珠算術語,其實就是見啥說啥,即興“創作”,不放過任何引起對方交談興趣的機會。我住醫院時,一位護士給我打針紮淺了,不僅很痛,而且皮下冒起個大包,她很抱歉,我說;“你主要是太善良了,不夠心狠手辣。”說得她和病友們都笑起來。由於大家覺得我說話幽默風趣,護士們和病友們都喜歡和我交談,病房裏也增添了不少快樂氣氛。那年我因開會順路而首次遊峨眉山時,既因形單影隻而感孤寂,更因未帶照相機而深感遺憾。在洪春坪,我看見一對年輕夫妻帶了照相機而未帶三腳架,隻能互相拍照,而無法合影,我就見“機”行事,主動搭話說:“同誌,你們是否想留下幾張比翼雙飛的照片呢?讓我來給你們當攝影師吧。”他們當然求之不得,喜出望外。拍過幾張膠卷,交談幾個回合,我不僅知道了他們是從西安來旅遊結婚度蜜月的,而且和他們達成了結伴同遊,用他們的相機互相拍照片的協議。由洪春坪經一線天到清音閣,我們已由陌路人變成了談吐投機的朋友,各自都留下了滿意的照片,直至到了報國寺,衝出膠卷來瓜分了,才依依告別。
尋找與生人交談的“突破口”,遠不止上述幾個方麵。隻要你善於捕捉時機,主動發起“進攻”,又始終保持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就無論走到哪裏,都很快就會有“熟人”,你也會由此而擁有更多的朋友。
怎樣保住自己的麵子
那麼為了避免在社交中遇到難辦的事情,遭遇許多的尷尬境地,應該未雨綢繆,通過一些方法揣摩對方的心理,從而為你的社交方式提供借鑒。
投石問路法
當你有具體想法時,並不直接提出,而是先提一個與自己本意相關的問題,請對方回答,如果從其答案,自己已經得出否定性的判斷,那就不要再提出自己原定的要求想法,這樣就可以避免尷尬。比如,有個女青年買了一塊布料,拿回家後感到售貨員找的錢不對,但是,又沒有把握是人家錯了。於是她找了去,問道:“同誌,這種布多少錢一米?”對方答後,她立即明白是自己算錯了,說了句“謝謝”,滿意地離開了商店。看來這個姑娘的處理方法是明智的。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當自己拿不準的時候,不要武斷地提出否定對方的要求,最好使用投石問路法,先摸清情況,再決定下一步行動不遲。有些人不是這樣,他們處理問題易幹衝動,情況沒有搞清,就向人家提出挑戰,結果是自己錯了,人家的反譏過來,使他們陷入窘境。比如,有的人買東西,自己沒有算清楚就衝售貨員說:“你少找了我錢!”等到人家一筆一筆算清楚,證明人家沒有弄錯時,就會反過來戲弄譏笑他們,那就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