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社交中巧妙應對挑戰(2)(3 / 3)

唐朝詩人韓愈很早就習得一手好古文。24歲,他參加科舉考試,主考人是當朝宰相陸蟄。試題是《不遷怒不貳過論》,即自己不高興,不要在別人身上發泄;做錯的事,不要再犯第二次。韓愈看了試題,構思成熟,便一氣嗬成。想不到陸蟄並不讚賞,結果韓愈名落孫山。第二年京城會考進士,韓愈又去參加。試題與去年的一樣,韓愈就把去年寫的那一篇,一字不漏地寫在試卷上。主考官陸蟄覺得似曾相識,連讀兩遍,這才發現文章之妙,禁不住稱讚:“好文章!”

別人也有看走眼的時候,而且別人往往都很自負,所以,如果你認定自己是正確的,就應該用誠心和智慧讓對方重新審視你,給你全新的評價。

透視別人的“否定”

別人是人不是神,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所以有必要對別人的“否定”做一點兒透視,認清其實質。其一,看看別人的“否定”是否是平庸之見。其二,不要迷信權威的評判。有的人不相信小人物中有能人;有的人缺乏識人的慧眼;有的人品德並不高尚……所以,當別人否定你時,不必妄自菲薄,認清形勢,認清自我最重要。

激起鬥誌,發奮圖強

左思遭到陸機的否定,引來一片譏笑聲,麵臨著極大的壓力。但寫《三都賦》是他深思熟慮的決定,熱切的願望,所以他沒有因此而泄氣,反而發奮圖強,認真收集資料,精心準備,花了整整十年功夫,完成了《三都賦》,終於揚名天下。權威的否定會對你形成打擊,但你不要就此消沉,把別人對你的否定化為一種動力,積極向上,相信必有所成。

因此,不要被別人的否定打倒,客觀地認識評價自我,努力進取,才是社交成功之道。

靈活運用自潮

自我調侃,也就是通過對自我的嘲弄,迂回地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意見與建議或批評,從而維護別人的自尊,使別人與自我避免陷入尷尬的境地。這是解決困境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1915年,丘吉爾還是英國海軍大臣。不知是心血來潮,還是什麼原因,他突然要學開飛機,飛行員們隻好遵命。

丘吉爾還真有股韌勁,刻苦用功,拚命學習,把全部的業餘時間都用上了,連負責訓練他的飛行員都累壞了。丘吉爾雖稱得上是傑出的政治家,但操縱戰鬥機跟政治是沒什麼必然聯係的。也可能是隔行如隔山吧,總之,丘吉爾雖然刻苦用功,但就是對那麼多的儀表搞不明白。

有一次,在飛行途中,天氣突然變壞,一段十六英裏的航程竟然花了三個小時才抵達目的地。著陸後,丘吉爾剛從機艙裏跳出來,那架飛機竟然再次升空,一頭撞到海裏去了,旁邊的軍官們嚇得怔在那裏,一動不動。原來,丘吉爾忘了操作規程,在慌亂之中又把引擎發動起來了。望著眼前發生的一切,丘吉爾也不知所措,好在他並沒有驚慌,裝作茫然不知似的,聳聳肩自我調侃道:“怎麼搞的,這架飛機這麼不夠意思,剛剛離開我,就又急著去和大海約會了。”一句話,緩解了緊張的氣氛,也讓丘吉爾擺脫了尷尬。

可見,在有些尷尬的場合,適時合理地自我調侃一番,既能使自尊心通過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護,還能體現出說話者寬廣大度的胸懷。

當了首相後的丘吉爾有個習慣,一天之中無論什麼時候隻要一停止工作,他就爬進熱氣騰騰的浴缸中去泡一泡,然後就光著身子在浴室裏來回地踱步,一邊思考問題,一邊讓身體放鬆放鬆,有時甚至會入迷。有一次,丘吉爾率領英國代表團到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為了方便兩國領導人交流、溝通,組織者特意安排丘吉爾下榻在白宮,與美國總統羅斯福住得很近。一天,丘吉爾又像往常一樣泡在浴缸裏,爾後光著身子踱步。當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打得如火如荼。丘吉爾在思考著戰場上的形勢,以及如何同美國聯手。想著想著,他忘了自己身在何地,而且還是光著身子。碰巧,這時羅斯福有事來找丘吉爾,發現屋裏沒人。羅斯福剛欲轉身離去,聽見浴室裏有水響,便走過來敲浴室的門。丘吉爾正在聚精會神地考慮問題,聽見有人敲門,本能地說了一一句:“進來吧,進來吧。”門打開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看到丘吉爾一絲不掛,十分尷尬,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索性一言不發站在門口。

此時,丘吉爾也清醒了,他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羅斯福,急中生智地說道:“進來吧!總統先生。大不列顛的首相是沒有什麼東西可對美國的總統隱瞞的。”說罷,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