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社交中如何交友(4)(2 / 3)

1.苦悶病毒

經常向別人訴苦,包括個人的健康問題、經濟問題、工作問題,但對別人的現實困境卻從不關注,更無心幫助別人。

2.冷漠病毒

言語單調,喜怒不形於色,對任何事都漠然,不作情緒上的反應;缺乏投入感,在任何社交場合,孑然獨立,既不參與別人的活動,也不主動與別人溝通。

3.自戀病毒

過度以自我為中心,不斷向別人訴說自己的生活感受,從聲調、語速方麵壓製對方,並爭搶話題,最後把交談變成一種不斷升級的自我吹噓和誇張表演。

4.隱私病毒

談論別人的隱私以獲得期待中的關注,有時候不免犧牲自己的隱私去換取別人的信任和憐憫,套出更多私人故事,從而豐富自己的私密寶藏。

5.形象病毒

不修邊幅,穿著打扮或給人以不潔的印象,或過於另類,造成隔離感,讓人望而卻步,敬而遠之。

6.電腦病毒

電腦病毒入侵腦細胞。一心一意以征服電腦係統為目標,完全漠視人類的溫情和關心。不與人交往,不與朋友交心,家庭或工作場所的現實人際關係對他而言,是一種累贅。

7.肉麻病毒

對待有用之人總是表現得過於熱情,盛讚之辭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對待一般人總講一些一無是處的假話、空話,功利之心昭然若揭,讓人感到肉麻。

若在自己身上發現了這些病毒,就應該緊急治療,否則被別人看穿了會棄你於不顧,那麼你的好人緣優勢就無存了,孤單落魄的人又怎能心情愉快地穿行於社交場所呢?因此,我們要盡量避免自己身上存在這些破壞好人緣的病毒,並及時把它們從自己身上消除,讓你的社交活動更健康!

做人就像照鏡子

一個人站在鏡子麵前,不論做出何種表情和手勢,鏡子都會給他一模一樣的反饋。你笑它就笑,你怒它就怒,你無視它它也無視你。這就是人緣的鏡子效應。

有一條心理學規律表明,人們的言行總是以善報善,以惡報惡,這一點兒也不神秘。如果在你的邏輯中已認定了他是個敵對者,那麼今後在與他的交往中,多少會被一種敵對的情緒所支配,隨時準備同他幹上一場。當你這樣做時,他的耐心很快被消耗,他會以毫不示弱的態度去對待你,甚至對打也會發生了。這時,他扮演的反麵角色正是你敵對行為的反饋,此時,你也許會暗自思忖這個混蛋果真不好對付。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他之所以擺開架式與你相拚,還不都是你惹的禍?

在與他人交往時不難發覺,我們加諸於他人的言行,不論是友善、憤怒還是仇視,對方都會毫無保留地還給我們,這情形就像你站在鏡子麵前一樣。你對他笑,他報以你的也必定是友善與熱情,你對他忽視與淡漠,他回報的也必定是冷淡與惡視。小李是一家公司的一個小職員,最近他所在的部門換了新經理,小李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在路上碰到新經理他總是不好意思主動打招呼,隻是低下頭迅速地走開。一來二去,雙方見麵時好像陌生人。在一次的部門聯誼宴會上,經理請了本部門的一些人,但惟獨沒有請小李,小李感到很苦悶,隨後向同事小王傾訴,小王說:“經理之所以沒有請你去,是因為他說他覺得你可能對他有誤會與怨氣,見麵的時候總是不愛搭理經理,他覺得可能是自己做了什麼讓你不太滿意的事情。”小李恍然大悟。以後再碰見經理時主動地上前打招呼並熱情地攀談幾句,漸漸地,小李發現經理對他的態度變了,平時總會和自己聊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或者經常與他交流,雙方的關係無疑更融洽了。從這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發現,要注重人緣的鏡子效應,對人多一些熱情、理解與真誠,別人必然回報你,那麼人緣無疑會越來越好。

人緣,社交的資本

傳統的人際關係,總是在告訴你如何與人保持距離,警告你千萬不要發展辦公室友誼,並教給你在辦公室如何步步為營、巧技暗施、克敵製勝。

當現代社會發展至21世紀,人際關係也有了新的走向。近年來最流行的辭藻——團隊精神,亦即俗意“一個好漢三個幫”。原來處處設防、各自為政的傳統本位主義一夜落伍,新世紀人際關係講的是彼此交流、互相幫助、深度合作、成就大業,能否獲得大家的支持和幫助,在市場經濟中取得最大的共同利益,一切都取決於你是否擁有好人緣,即融洽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