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情緒社交一敗塗地(5)(3 / 3)

劉邦赦免季布也是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季布開始是項羽手下的將領,帶兵打仗時曾多次窘困羞辱劉邦。項羽滅亡後,劉邦懸賞千金捉拿季布,下令說有敢收留窩藏季布的,罪連三族。季布於是剃去頭發,用鐵箍卡住脖子當奴隸,把自己賣給魯地的大俠朱家,朱家心裏明白這個人是季布,就將他買下安置在田莊中。朱家隨即到洛陽去進見滕公夏侯嬰,勸他道:“季布有什麼罪啊!臣僚各為他的君主效力,是職分內的事。項羽的臣下難道可以全都殺掉嗎?如今皇上剛剛取得天下,便借私人的怨恨去尋捕一個人,怎麼這樣來顯露自己胸襟的狹窄呀!況且根據季布的賢能,漢朝懸賞尋捕他如此急迫,這是逼他不向北投奔胡人,便往南投靠百越部族啊!忌恨壯士而以此資助敵國,這是伍子胥所以要掘墓鞭打楚平王屍體的緣由呀。您為什麼不從容地向皇上說說這些道理呢?”滕公於是就待有機會時,按照朱家的意思向劉邦進言,劉邦便赦免了季布,並召見他,授任他為郎中。

劉邦做事從善如流,因此得到許多人才。從他諒解韓信和季布這兩個人的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他那無可無不可、豁達容人的胸懷。

渴望別人的寬容,那就寬容別人吧

一個善於做人的人,總是會寬恕別人。你是一個耿耿於懷,永遠視別人為對手的人?還是一個寬容大度,化幹戈為玉帛的人呢?

當別人不小心犯了錯誤,在他的內心深處,總是渴望得到我們的寬容。因為寬容能使對方的心理得到安慰,不會再為一些錯事整天坐立不安,心情會一天一天地好起來。

阿憶經人介紹認識了潔,兩人一見鍾情,不久就墜入了愛河。誰知潔得隴望蜀,不久又結識一位花花公子,由於對方甜言蜜語很會討好女人,再加上家境超過阿憶,於是,潔便向阿憶提出分手。阿憶此時正沉醉在愛情的甜蜜與幸福之中,聽到這一消息後頓時如雷轟頂,一下子陷入冷酷的失戀痛苦之中。他異常苦悶,徹夜失眠。但阿憶是個理智的人,他很快就從痛苦中走了出來,把全部精力傾注在事業上。功夫不負苦心人,阿憶不久即小有成就。

正在此時,潔突然又找到阿憶,痛哭流涕地要求恢複關係。原來,在她與那位花花公子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很快發現此人品行不端,於是果斷地與他斷絕了來往。想起過去與阿憶相處的那些幸福時光,潔追悔莫及。經再三考慮之後,潔決定向阿憶說明一切,並懇求阿憶原諒她。

阿憶頗感猶豫,當時他身邊不少朋友勸他不要和那種女孩子交友。有的甚至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活人有的是,天下有的是靚女子,“天涯何處無芳草”,大丈夫又何患無妻呢?可是阿憶是位重感情的人,他想起過去自己與潔相處的那段日子,潔身上的諸多優點是自己所讚賞的,尤其是潔在自己麵前流下的悔過眼淚,表明她認識到了自己所犯的錯誤,這種時候,她是多麼渴望別人的理解和原諒啊!

這樣想過之後,阿憶原諒了潔,重新接納了她。兩人很快便結婚了,事實證明,潔果然是一位賢內助,聰明賢惠,令阿憶周圍的朋友羨慕不已。

多年後,阿憶談起這段往事時,不無感慨地說:“人,在自己的人生長河中,有時會誤入泥沼,甚至出現不可饒恕的行為,但隻要他的本質未變,作為一個有血性的人,就應該接納他、寬容他!”

富勒說:“不肯寬恕的人是最壞的人。”生活中,諒解可以產生奇跡,諒解可以挽回感情上的損失,諒解猶如一個火把能照亮由焦躁、怨恨、複仇心理鋪就的道路。當你寬容別人的時候,你就不會感到自己和別人站在敵對的位置。

一顆心能包窖一個家庭,就能成為家長;能包容一個城市,就能成為市長;能包容一個國家,就能成為總統、領袖。世界上,凡是尊貴的人,被他人敬仰的人。都是從寬容中來!

寬恕敵人

人們在受到傷害的時候,最容易產生兩種不同的反應:一種是憎恨,一種是寬恕。

憎恨的情緒,使人一再地浸泡在痛苦的深淵裏。如果憎恨的情緒持續在心裏發酵,可能會使生活逐漸失去秩序,行為越來越極端,最後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