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大家隻見國王把手中的那杯水潑在地上。將士們頓時精神振奮,懷著巨大的希望,不顧難忍的幹渴,跟著國王繼續前進!
隻有這樣的精神,這樣的品格才能使對方感到振憾,得到對方的心。
中國自古以來就以忠誠老實作為為人處世的根本道德準則,卡耐基對此亦深有體會。
一次,他親眼看見一個年輕人力車夫的忠厚。當時的車費是十五塊錢,可是抵達目的地之後,旅客拿出二十塊錢遞給了車夫,並轉身就走。但那位年輕的車夫卻拉著他的衣服不放,要將多餘的車費找還給他,並以堅決的態度說:“我不能多拿你的錢,請你收回去。”
於是,經過拉拉扯扯後,那位旅客隻好將零錢收了回去,據說,那位車夫後來仍秉持著這種不貪便宜的精神。辛勤工作,而終於成為在社會上已有相當地位的人。
卡耐基說:“這事令我感動萬分。我敬佩他的那種正直,一絲不苟的態度。就在我獨自創業時,我心裏仍經常惦記著那位青年的作風,也一直效仿他那種剛正不阿的精神,並且秉持隨時注意自己的工作是否問心無愧的意念。”
專家們指出,在應酬中,怨恨、嫉妒、自私、惡毒、疑惑、懷疑、自大、冷漠,這些普遍的缺點對社交的影響很大,它會使人們走上一條惡性循環的道路,往往摧毀人們的人格,並使它脆弱。
隻要你的品格高尚,在社交場合中,相信你就會受到人們的尊敬,並常常感到快樂,會走上一條良性循環的發展之路。
敬人者,人恒敬之
古人雲:“敬人者,人恒敬之。”隻有相互尊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會融洽和諧。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們對尊重的需要分兩類,即自尊和來自他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對獲得信心、能力、本領、成就、獨立和自由等的願望。來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認、接受、關心、地位、名譽和賞識。一個具有足夠自尊的人總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然而,當缺乏自尊時,就會感到自尊無望。甚至可能導致絕望和神經失常的行為。而最穩定的,也是最健康的自尊是以別人給他應得的尊敬為基礎的,而不是來自外部的名聲、榮譽和諂媚。
上海國泰電影院曾發生這樣一件事:年末。電影院經理把員工包括離退休人員及其家屬都請到電影院來參加一個茶話會。會前,專門製作了這些離退休人員和在職職工的生活錄相片。會上放給大家看。每個人,尤其是離退休職工非常感動。原因很簡單,這些人一輩子幹的工作就是給別人放電影,從來未感受到自己上銀幕是什麼滋味。今天他們有機會在給人們放了一輩子電影的電影院裏,看自己走上了銀幕,感到國泰影院領導沒有忘記自己一輩子的辛苦。他們能不感動嗎?因而很自然地加深了對自己單位的感情。同時也使在職職工感到振奮,團體的凝聚力大增。
互尊是禮儀的重要原則。與人交往,不論對方職務高低,身份如何。相貌怎樣。才能大小,隻要與之打交道,首先就應尊重他人的人格,做到禮遇適當,寒暄熱烈,讚美得體,話題投機,讓人感到他在你心目中是受歡迎的和有地位的,從而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到與你交往的心情很愉快,這樣才可能深入溝通,建立感情,達到目的。
要想在社交中通過禮儀的形式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就應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與人交往,要熱情而真誠
熱情的態度。意味著對別人的隆重接納,會給人留下受歡迎、受重視、受尊重的感覺。而這本來就是禮儀的初衷和要旨。當然,熱情不能過火,過分的熱情會使人感到虛偽和缺乏誠意。所以,待人熱情一定要出自真誠,是尊重他人的真摯感情的自然流露。如果心存不敬,卻又要故意表現出熱情,隻會讓人感到做作。引起反感。
要給他人留有麵子
所謂麵子,即自尊心。即便是一個毫無廉恥之心的人,也存在著一定的自尊心。失去自尊,對一個人來說,是一件非常痛苦、難以容忍的事情。所以,傷害別人的自尊是嚴重失禮的行為。如果是故意而為,那就更不道德了。我們中國人愛麵子。講麵子。古人有“寧折勿彎”的訓誡,說到底都是自尊心的問題。維護自尊。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所以,與人交往,一定要避免有可能傷害他人自尊心的言行。比如。談話中不要涉及他人的隱私;不要提到對方的生理缺陷,更不能拿別人的生理缺陷開玩笑;對他人做錯的事,要善意地委婉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