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運動員心理狀態的樂觀與否直接影響其賽時的臨場發揮,近年來,一些心理學家在情緒對行為的影響方麵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情緒智商”理論,認為一個人的事業是否有成功不僅取決於他的智力,而且還受到其情緒的左右,諸如自我意識,移情作用,堅持己見及社交靈活性等一些無形的、複雜的、多方麵的心理因素,科學家稱其為“情緒智力”。標誌情緒智力高低的是“情緒智商”,但它不同於一般的智商可以按著名的斯擔福——比內智力量表進行測量而得出標準數據,對情緒智商多進行定性研究。但馬丁·塞裏格曼教授發現,在某些特定方麵,亦可以對它進行定量測試,即所謂“樂觀測試法”。教授認為:人們如何對待一些挫折——樂觀的還是悲觀的,是判斷他們在學習、體育運動及某些其它工作方麵成功程度的比較公正的尺度。為了驗證他的理論,塞裏格曼設計了一種調查問卷,對麥特拉夫人壽保險公司推銷員進行了“樂觀測試”。問卷中設計了一係列假想事件,並要推銷員從A和B兩個答案中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其中某些問題如下:
1.你忘記了你配偶或友人的生日:
A:我向來對記住別人生日不在行;
B:我先前一直忙於別的事而忘記了。
2.你欠了圖書館的超期借書罰款10美元:
A:當我沉浸於所讀之書中總是忘了借期。
B:我最近一直忙於寫報告而疏忽了。
3.你對朋友發了脾氣:
A:他或她總是不斷地招惹我;
B:他或她當時可能正處於不佳情緒中。
4.由於你遲交了你的個人所得稅表而受到了處罰:
A:我經常不能及時做這項工作;
B:今年我懶於及時做這項工作。
5.你一直感到精疲力盡:
A:我從來沒有一個休息放鬆的機會;
B:這星期我特別忙。
6.一個朋友說了一些傷你感情的話:
A:她總是脫口而出,不考慮他人;
B:我的朋友心緒不好而轉怒於我。
7.你在溜冰時摔了一大跤:
A:溜冰是一件挺難的事;
B:冰道確實太滑了。
8.你在假期中增加了體重,而且無法減下來:
A:所有減肥方法都於我無用;
B:我所試的這種減肥法沒多大效果。
塞裏格曼發現,那些多選擇B項的保險推銷員能夠較好地對待失敗的一天,較易於從被人拒絕中恢複信心而較少退出工作。對生活抱有樂觀態度的人認為障礙與挫折是暫時的,因而是可克服的。而悲觀的人則將它歸因於自己,別人視為暫時的、局部的困難,他們卻看成是水久的、處處遍布的,因而無法克服困難麗取勝。那麼,為了更好地在社交活動中取得成功,我們應該多培養自己樂觀的心態,多一些晴天與希望,少一些陰暗與悲觀。你會發現你的世界會越變越美。
自信而不剛愎自用
具有高度自信的積極心態,是獲得社交成功的條件之一。人與人之間,確實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差別,有些差別還是難以改變的,比如性別、年齡、容貌等,有些差別是能夠改變和縮小的。俗語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這話的積極方麵在於,說明人與人之間的可比性不大,不要機械地對比。若從消極方麵理解,則是一種典型的心理障礙,實質上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現。要想讓麵對麵溝通得以順利進行,就要鏟除不想交往、不敢交往、不會交往等心理障礙。
要克服自卑心理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著職務比你高,收入比你多,能力比你強,學問比你大,事業比你順的人,與之相比,容易產生自愧不如、自甘暴棄、喪失信心的自卑心理和膽怯行為。
自卑屬於性格上的缺點,是過低的自我評價,是應酬成功的心理障礙。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往往是把別人看成一朵花,把自己看成豆腐渣。事實上,人無完人,別人不可能一切都好,自己也不可能一切都不好,而且好和不好也是相對的、可變的。聞名世界的成人教育家卡耐基,幼年時表現平平,青年時也無驚人之舉,但他經過多年的刻苦學習和實踐。竟成為舉世矚目的公共關係專家、人際交往大師。他所以成長、成熟、成名,是必勝的信心幫助了他。要想事業獲得成功,除了要具備足夠的條件、時間、環境等多種因素之外。最基本的一個條件就是要有信心,要有積極的心態。否則,莫說事業成功,就是正常的交往接觸都難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