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和諧的休閑(3 / 3)

點評

一個生活有規律、懂得放鬆的人,有充沛的生命力抵抗各種疾病,渡過各種難關,應付各種打擊;相反,一個在平日把氣力耗盡、活力用竭的人,卻經不起一點兒的打擊。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壞習慣,會貽害人的一生,必須盡早改掉。

1.改掉嗜煙、酗酒的毛病

醫學研究早就證明,現代人的嗜煙、酗酒等不良習慣,是導致許多疾病的直接或間接的根源,是危及人們健康的大敵。

首先是嗜煙,據調查,目前全球有11億人吸煙,而我國就約占1/3。現在,吸煙已經成為肺癌、冠心病等400多種疾病的致病原因,因吸煙而喪命者的數字在急劇增加!

其次就是酗酒,我國現有“酒民”約3億人,而年輕人又占其中的半數以上。酒精中毒已成為當今世界的第一大公害,因酗酒引起的酒源性疾病累及全身。

逢年過節,親朋相聚,適當喝點酒慶賀一番,本是人之常情,對身體健康也無大礙。然而,有些人嗜酒如命,逢餐必酒,有酒必喝,每喝必醉。長此以往,就產生了慢性酒精中毒現象,甚至出現了酒依賴,“無酒不精神”,不能自拔,最後使原本健康的身體在“推杯換盞”中垮了下來。

其實,沒有哪個人不珍視自己的健康,然而健康的身心卻要有良好的習慣來嗬護。從這個意義上說,身體健康的“金鑰匙”實際是掌握在每個人自己的手裏。無論在哪些方麵都應把握有度,不能隨便地放任自己。隻有養成協調適度的良好習慣,才能保持健康的體魄。

2.不要操勞過度,注意勞逸結合

野心和欲望可能會使一個人獲得成功,但這也容易使他無法長壽、享受人生。所以,如果晉升必須以很大的壓力、緊張和過度操勞為代價,你就應該下定決心放棄晉升。

德黑蘭斯裏馬教會的牧師森皮曼博士在對一群聽眾講演中說,現代的美國人,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神經質的一代。森皮曼博士說:“美國人的生活太緊、太激動,即使要使他們在午夜以後能夠平靜地睡去,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你的欲望太多了,就應該鼓勵自己減少一些需求。

抗拒疲乏的秘訣,就是要在疲倦以前就休息。如果你每天回家吃午餐,在回去工作以前,最好躺下來休息10分鍾或15分鍾。短暫的放鬆,會有驚人的效果。小說家衛斯理到了70多歲,仍然精力充沛地工作。他說他的活力來自每天午餐後的15分鍾小睡。

不要操勞過度,養成勞逸結合的習慣吧,你的生命將會更有價值。

3.不要為懶惰找借口

在一些人操勞過度的同時,另一些人卻養成了懶惰的毛病。

懶惰的人什麼也不想幹,整天鬆鬆垮垮。如果不吃飯也能活下去的話,他們甚至懶得張嘴吃飯。而且別人一批評他們,他們早就有一大堆理由等在那裏了。

任何一個人,想要懶惰,都會有成千上萬條理由站在那響應你,聲援你,支持你。不過,殘酷的是,甘於懶惰,就要苦於貧窮。而那些靠吃苦耐勞成功的人,才有條件享受美滿的人生。

點評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身體健康的萬能鑰匙,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健康的大敵。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意識到了健康帶來的快樂,就下定決心努力戒除你的壞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