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眼眶減壓術治療Graves眼病的療效及圍手術期護理探討(2 / 3)

1.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行三壁微創開眶減壓術,患者取仰臥位在全麻下實施,具體步驟分兩步走:第一步由眼科醫生切開眼外眥部分皮膚暴露眼眶外側壁,將外側壁眶骨膜切開,切除範圍以眼眶上、下緣為界。然後用電鋸切除外側眶骨約2㎝×3㎝,磨去部分遊離骨質並向眶下壁外側磨鑽,暴露眼外直肌後予以小心保護,切除眼眶內部分脂肪後縫合眶膈,將眶外緣骨板後移2mm後用鈦板固定於外眶壁並將邊緣磨平,最後分層縫合。第二步由耳鼻喉科醫生在鼻內鏡下完成眼眶內側壁及下壁內側減壓。具體做法為應用鼻內鏡擴大上頜竇和篩竇開口,使得眶內脂肪得以充分向上頜竇和篩竇內疝入,同時應用明膠海綿填塞篩竇,並用抗生素凡士林紗條進行鼻腔填塞。術後予以甲基強的鬆龍500mg靜滴,連續應用3d。廣譜抗生素應用5d。

2 結果

49眼外觀均滿意,眼球突出程度回納3~8mm;眼瞼閉合不全角膜暴露者全部閉合良好;其中17眼視力明顯提高,無明顯變化者11例;4例患者出現複視,經3個月隨訪後複視消失。1例角膜潰瘍者複查1月後痊愈。術中無頸內動脈及篩前、後動脈損傷,無腦脊液漏,無眶內血腫及感染發生,未出現複視加重情況。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心理護理:Graves眼病患者往往是經過長期的甲亢治療後發展至此,通常病程較長,患者經曆抗甲狀腺藥物、激素、放射治療等一係列治療後有著急切的治愈心理和害怕治療失敗的恐懼心理,尤其是複視、視力下降加重了患者害怕失明的恐懼心理,而嚴重的突眼則導致了患者自我形象的顛覆。因此患者在術前往往對手術有著極大的期望值,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疑慮心理。術前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護士在患者入院之初應通過熱情周到的服務和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耐心的回答患者的問題,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告知患者手術目的、方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細致地觀察每個患者不同的內心活動給予個性化的護理。通過電視宣教將本病區既往Graves眼睛經手術治療預後良好的患者作為成功案例介紹給患者,同時通過本病區其他成功病例現身說法的方式向患者告知,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1.2 眼部護理:Graves眼病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突眼以及由突眼造成的眼瞼閉合不能從而導致角膜損傷甚至潰瘍。護士應指導患者人工淚液的使用以減輕眼睛幹澀的症狀。對於因眼瞼閉合不能造成的角膜暴露患者,應指導並監督患者正確的滴眼藥水及塗抹金黴素藥膏,塗抹藥膏時要防止角膜損傷並使藥膏覆蓋整個角膜。囑患者外出時戴墨鏡,避免強光和灰塵刺激。休息時盡量采取頭高臥位,改善因靜脈回流造成的眼眶局部水腫[6-7]。

3.1.3 術前準備:主要從飲食護理、交叉配血、急救物品的準備以及觀察用藥後的反應四個方麵入手。術前應進食高熱量、高蛋白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禁服咖啡、濃茶等可促進交感神經興奮的飲料。由於該手術創傷大、出血量相對較多,術前行交叉配血和備血是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本研究中共有9例患者因術中出血較多及時輸血後恢複良好。眶減壓術采用麻醉方式為全麻,因此必須準備好急救物品,包括:吸痰器、吸氧裝置、心電監護儀、除顫儀等。因患者多繼發於甲亢,患者須根據醫囑口服抗甲狀腺藥物,護士因多觀察患者服藥後藥物反應情況,如有發熱。皮疹、咽痛等不良反應時應及時向主管醫師彙報並協助其診治。

3.2 術後護理

3.2.1 全麻後護理:患者全麻未清醒時應取平仰臥位並將頭偏向一側,以防止嘔吐物誤吸。麻醉清醒後將床頭抬高30°左右以利於眼部靜脈回流,減輕眶周軟組織腫脹,同時也有利於鼻腔內滲血流出,減少感染的發生。若出現因氣管插管造成的咽喉疼痛、痰中帶有血絲等情況,及時向患者及家屬說明原因、消除其顧慮,並在術後連續2d予以霧化吸入(生理鹽水20ml+慶大黴素8萬U+地塞米鬆5mg),每日2次。術後進食富含高熱量、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及低碘的半流質。

3.2.2 創麵觀察及疼痛護理:術眼用繃帶加壓包紮2~3d,護士應觀察繃帶的鬆緊,太鬆則起不到壓迫止血目的,太緊則可能導致眼部壓迫性水腫,同時應密切觀察敷料有無滲血情況,如有應立即報告醫生並協助處理。囑咐患者不可進行劇烈的頭部運動以免損傷術眼,同時應避免用力擤鼻、咳嗽等可能導致出血的動作。護理人員巡視病房時應主動關心患者,告知眼部疼痛的原因並安慰其情緒,對於不能耐受的患者應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換藥同時應觀察眼眶壓力,如懷疑是眼壓增高引起的疼痛,應上報醫生並根據醫囑輸注20%甘露醇250ml降壓治療並觀察記錄其療效。